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创造价值的源泉,按马克思的说法只能是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关于剩余价值的分析中,指出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一个物品如果没有通过人类的劳动,也就不会出现资本主义国家中所常说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劳动。工人出卖了劳动力,但工人投入生产中的是劳动,而根据资本总公式G一W一G可以得出工人的活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由于时代的限制,马克思只是列出土地作为资本的代表,而没有能够将现代经济学中常用到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作为一种资本。但这一点已足够说明马克思是重视资本投人对产出的影响,而不是像一些学者误解的那样。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并不是说别的要素没有参与价值的创造。别的要素同样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只是形成价值的是劳动,而且也只能是劳动。
这里关键是要区分一个关于财富和价值的概念。马克思关于财富和价值的区分很清楚。创造财富的包括各种生产要素,而创造价值的只能是劳动。经济学自创立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关于财富的讨论。对于这些问题,西方经济学讨论了很久。从重商主义到重农主义,到亚当·斯密,到李嘉图,一直到马克思,前后大约经历3幻年时间,主要都是围绕这个间题进行讨论的。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金银货币,主张贸易以换取金银。重农主义认为农产品就是财富,除农产品以外的都不是财富。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认为,所有的社会生产创造的东西都是财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第一句话就是回答财富问题。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句话也说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就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所有一切都说明了即使和马克思拥有不同观点的人,他们所说的财富和马克思所说的价值都是不同的。他们所说的财富是马克思《资本论》中所说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已将两者很鲜明的区分开来,但是现在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部份人却仍然将二者混淆。而对这两个概念一旦混淆,得出土地、资金也创造价值也就不足为怪了。
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的是,马克思把劳动明确地定义为“抽象劳动”,这就扬弃了“劳动一般”在形式上、内涵上的模糊性和局限性,而把一切形式的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都算在“劳动”范畴之内,保证了范畴使用的彻底性,增强了“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就是,“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一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没有人类的劳动,什么也无法创造。但是离开了资金,人却可以创造。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只有资本,没有劳动不行。即便是用完全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出某种物品,还是需要付出脑力劳动(管理控制),没有劳动参与,一堆铁矿始终是一堆铁矿,他怎么也不能变为桥梁上需要的钢材。但是,没有资金,只有原材料,我们可以将一块石头加工为工艺品,拿到市场上出售形成新的价值。同样,在没有材料,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只是通过人的脑力劳动,却可以创造价值。比如,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来设计出创意策划来,而这一切完全可以在不使用其他要素的前提下得到。创意一旦被采纳,就会得到一笔回报,创意就是商品,同样它具有价值。这就说明离开其他要素,劳动同样可以创造价值。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