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产权关系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对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的剥削,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有理论的唯物论基础。但是,如果没有劳动价值理论,就不可能有剩余价值理论一马克思这一伟大而科学的发现。
三、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积累实质的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是不断地扩大再生产的过程,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促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资本积累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资本生资本”的过程,但其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资本的过程。马克思对资本积累的实质的揭露同样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的。他首先分析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因此,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中,一方面,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断地转化为资本,再生产出资本家;另一方面,工人创造出可变资本,再生产出劳动力商品,即雇佣劳动者。这两方面就表明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不仅创造出物质产品而且也再生产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接着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特点,马克思指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全部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完全是由工人的无酬劳动创造的。这些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进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则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