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客的建筑企业知识管理的策略分析(1)(2)
2016-03-21 01:08
导读:2.2 KM的关键问题 中国建筑企业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通过KM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彻底实施KM,就必须在以人为基础的方法和技术型方法与工具之间找到
2.2 KM的关键问题
中国建筑企业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通过KM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彻底实施KM,就必须在以人为基础的方法和技术型方法与工具之间找到适当、有效的组合与平衡并解决三个关键问题:隐性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存储,这就为知识博客带来的契机。
3 知识博客策略
Blog,是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略语。源于1998年美国,流行于2000年,2002年被引入中国。在美国,Blog这一单词已固定下来,并把写Blog的人称为Blogger,写Blog的行为称为Blogging,国内普遍将其翻译成“博客”,是指个人或团体将每天的事件、意见和信息等发布到Web上。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从“信息共享”开始向“思想共享”和“知识共享”转变,国外有人也将其称为Internet 2.0。
国际上,博客已得到充分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如Cisco,Microsoft,IBM,Intel,Nokia等)已经将博客以及类似博客的软件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实际上,博客是一种非正式的知识生产方式,在知识共享和帮助实现企业目标上发挥着独到的作用,具有巨大的KM潜力,用博客提炼企业的核心知识将成为热潮。用来支持KM的博客,我们称之为knowledge logging,或者k-Blogging,中文也可翻译为知识博客,它是现有大规模使用的KM解决方案的一种廉价高效的替代品。下文将从管理和信息技术两个角度上对知识博客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4基于管理角度的策略分析
4.1管理方式
传统的KM是分割式管理,满足分类存储的需要,往往具有割裂的感觉,比如项目合同放一块,项目资料放一块,项目专家放在另一个系统等等。而知识博客是整体式管理,能够为学习和理解事物提供完整的细节和历史背景,不仅提供重要的资料,而且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人物的观点倾向。因此,知识博客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广泛,适合于学习。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2KM的实施者
传统的KM由公司管理层实施,因此满足官僚组织自上而下的控制的需要往往摆在重要的位置。下层雇员对KM的需求往往被忽视。而知识博客是能够自下而上发展,即使在没有高层的参与下,往往也可以实现。但是,高层的推动会促进这一过程。因此,知识博客适合于学习型组织的分权式管理。
4.3知识的提供机制
传统的KM是组织的激励机制驱动组织的雇员提供知识,即需要KM的软的方面的配合。激励机制缺失或者扭曲,导致这种系统成了无水之池或者充满信息垃圾。输入无效率,是任何这种KM系统面临的问题。而知识博客是很大程度上依靠网络效应和声誉机制。网络效应让参与其中的人都有受益。快速的信息传播和声誉机制则激励参与者不断贡献,并且这个贡献可以获得声誉,从而相对于一种产权激励。因此,知识博客依靠网络效应和声誉机制,制裁机制相对较弱。
4.4提供的学习材料
传统的KM提供的学习材料往往与人相隔离,时过境迁,变成一种“技术性知识”,制度性知识缺失。学到死的知识,难以学到活的智慧。组织面对面的团队学习往往需要很高的组织成本。只提供学习材料,但不提供学习本身。而知识博客是将这些学习材料与人物观点和学习过程相联系,学习技术性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制度性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构建彼此的信任和关系,而这些成为组织竞争力之一。提供学习材料,也提供学习,构建组织的关系资本。因此,知识博客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实现KM。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知识管理中弹性工作制的理论解说
企业知识管理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