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对我国的启示(1)(2)
2016-04-10 01:07
导读:目前,我国企业关联交易价格过多依赖母公司协调和行政干预,成为人为调整成本的工具。美国企业在责任中心的设置和运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只有建立
目前,我国企业关联交易价格过多依赖母公司协调和行政干预,成为人为调整成本的工具。美国企业在责任中心的设置和运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只有建立起清晰明确的责任中心,才能形成成本控制的内在动力。
(四)美国企业比较重视企业成本的内部控制,而中国企业比较偏重财务成果的事后审计。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偏重于依赖财务审计揭示舞弊和违纪的薄弱环节。这种事后审计使企业成本管理中违纪违规屡禁不绝。美国大型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由 会计 专业的内部审计转向管理部门的过程控制;二是由过去单纯的内部审计转向与外部审计合作,走共同审计的路子;三是由单纯的查错防弊转向有系统和有组织地评估公司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监管程序是否有效,侧重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风险评估和事先控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信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第二,作业是否符合公司规定及国家法规;第三,资产的保全;第四,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五,公司经营目标的保障措施。由于美国企业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较好地筑起了防止各个环节成本舞弊的屏障,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成本上升。
二、美国企业成本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与美国有较大差距,今后应着重在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内在机制和方法,树立大成本观念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企业的创新精神,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过去我们较多强调企业的应变能力,但应变能力是适应而非创新。虽然我们有激励创新的政策如合理化建议奖、技术进步奖,但这些政策各个企业执行不一样,标准不 科学 ,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成为变相发奖的一条渠道,影响了企业职工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使科研机构与企业、高等院校的联系更加紧密,并走向市场,形成科研经费的良性补偿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这是科研成果转换的动因。二要围绕市场转变观念,缩短 科技 成果与市场的距离,这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这就要求在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以前的注重高投入转向注重科技投入产出比,增强成本和效益观念,面向市场需要选课题,多出成果厂是重视成果转化的推广延伸,把成果转化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部分;三要注意形成优势领域和拥有拳头技术,这是提高成果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四要实行科工贸一体化、产学研设计共同合作,这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战略成本管理。目前我们的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主要原因是生产规模木经济,生产建设投资高,产品能耗物耗高。这些因素基本都是在产品设计和工厂建设过程中忽视战略成本管理造成的,它们对成本影响深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难以改变。解决这个 问题 ,首先是应对现有生产装置及制造程序进行分析,对确实没有效益的应坚决予以淘汰,对进行优化后有生存能力的应尽快进行改造和优化。在今后的决策中,应高度重视战略成本管理,把战略成本管理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对无成本分析的方案不予批准立项。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张怀玺
强化过程控制 实现目标成本
运用成本细分量化法 把住责任成本控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