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社会背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与马克思所处或论述的时代有着根本的不同。相应地,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劳动也发生了改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1、服务型劳动的所占比重增大。现代社会的发展,第一、二产业比重开始下降,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事实表明,一个国家服务业发达与否,是衡量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服务业种类众多,包括金融、信息、旅游等行业,从事人员数量大,它极大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增加了社会就业人口,创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科技型劳动的贡敲率增大。随着社会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倾斜,科技在生产力发展推动和贡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们通过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探索出新的知识性产物,这就产生了科学技术。人们一旦在头脑中获得或广泛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劳动和生产中,就会产生出无穷的力量,达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缩短社会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满足人民需求等目的。
3、管理型劳动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趋重要。管理与人类同日而生。现代社会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与规模化,以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社会、企业、组织中的关系日趋复杂,事务也渐趋繁多,这便需要有更多的专门人才从事管理活动,推进社会各种组织有序的运作。管理并不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而是通过创造有序的规则和环境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物质的生产,创造了社会财富。
4、精神产品的生产成为重要劳动形式。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及生产力的极大发展,除了创造大量物质财富使人类摆脱“生存危机”外,更重要的是还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在生存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发展。精神产品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活动的成果,是精神生产者劳动智慧的结晶。精神产品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它在塑造国家良好形象、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最终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劳动价值论当代价值的表征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