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中外新闻事业转型的文化特征(2)

2016-05-22 01:03
导读:更为重要的是,修道士尽管没有受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但是至少在学习教义、领悟教义、宣传教义的过程之中,还是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与表达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修道士尽管没有受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但是至少在学习教义、领悟教义、宣传教义的过程之中,还是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与表达能力,能够明白什么是事实,怎样才能说清事实真相,这就难怪他们能够使修道院成为“向全球发布新闻的网站”,使发表的看法成为真正的新闻而不是无知之见,更不是别有用心地造谣,因而使得众多个人乐于接受他们发来的信息。当然,也许有人要说,修道士们通过网站发布新闻,仅仅是因为战争促发的偶然现象,如果换成一般人,在国内和平的日子里,又会怎么样呢?

[1][2][3][4]下一页

上一篇:意识形态、文化批判与人的解放(上)——论析西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