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汽车企业成本战略探讨(1)(2)

2016-08-10 01:02
导读:2. 设定目标成本。 成本战略中最关键的就是确定目标成本,即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为实现目标利润而必须达成的目标成本值,可用下式简单表示:

  2. 设定目标成本。
  成本战略中最关键的就是确定目标成本,即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为实现目标利润而必须达成的目标成本值,可用下式简单表示:目标成本=期望销售价格-目标成本。首先,期望销售价格可与同业竞争对手的同类商品比较得到,同时考虑其他企业类似产品目前拥有的市场份额、可能的市场容量、企业自身销售物流系统是否完善(销售网络人员的熟练程度)、商品战略等;其次,目标利润必须兼顾多种因素,不但要从企业的经营观念、经营方针、经营战略出发,还要考虑企业的长期投资计划、研究开发计划、中期利润计划以及内部留存收益运用计划等因素来确定;最后,目标成本是企业允许的最高的成本额,成本战略通过多种循环逐层逐物不断地挤压目标成本,达成要降低的成本额。
  三、成本战略的实施措施
  成本战略通过扩大生产量使巨额的固定成本得以分摊,同时制订尽可能利用设备生产能力的生产计划。此外,杜绝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非增殖的浪费,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目标成本。总而言之,成本战略的目的是在彻底排除浪费的基础上,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加利润。
  1. 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降低车均成本。
  (1)国外规模经济实证经验。根据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对汽车生产线长期平均成本所做的分析结果表明:一条汽车生产线的最小最佳规模是年产6万~10万辆。而就一种车型的生产批量同成本的关系而言(见图2):当年产量由1,000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位固定成本将下降40%,当年产量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单位固定成本将下降15%,当年产量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单位固定成本将下降10%,当年产量由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单位固定成本将下降5%,超过40万辆时成本下降的幅度急剧减少,在达到年产100万辆时,再加大批量就不存在规模经济了。因此从最佳成本来看,一般认为40~60万辆为佳。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现代价值链中的企业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上一篇:成本管理办法(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