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普通高校学生读者心理探索新思考(1)(2)
2016-09-26 01:05
导读:1.2.3三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意识较强。现今社会职业竞争白热化一年胜一年,学生也一届比一届更感受到 就业 压力的沉重,压力产生动力,他
1.2.3三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意识较强。现今社会职业竞争白热化一年胜一年,学生也一届比一届更感受到
就业压力的沉重,压力产生动力,他们不满足于课堂教学,大量阅读专业书刊,学会做摘录、笔记、书评,阅读过程和步骤体现有序化,希望自己今后在专业领域有略胜一筹的独特本领。
1.2.4四年级学生进入撰写毕业论文期间,连平时甚少光临图书馆的学生,此时也扎堆借阅专业书籍。而现今这种扎堆现象已不复存在,由于互联网的便利,大量全文数据库可供参考,给急于求成的学生有利可图,他们抄袭论文,进行剪切、复制、粘贴凑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也有学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脑海里已经锁定了课题,逐步积累某一专题的文献,系统地收集、筛选、加工信息,撰写论文时胸有成竹。
1.3不同阶段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共性
1.3.1开学阶段。长期以来开学都是借阅高峰期,学生涌到图书馆归还假期借阅书籍,但借阅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开学课程比较松,但是现代大学生打发时间的方式多种多样,阅读已经不再占据学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许多学生文体娱乐之余,只有时间应付课本,无暇顾及课外书籍。
1.3.2上课阶段。借阅量较稳定,始终感觉学习风气不浓,甚至要采取硬性指标,规定每位学生每学期的借阅量来提高馆藏利用率。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校的用心良苦,借阅并非自己所需的薄本书,前天借,后天还,无心阅读。
1.3.3假前阶段。假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但是由于时间相当充裕,借阅量还是较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类:
英语、计算机是当代求职的两项必备技能,假期利用充足的时间使自己的水平提高一个台阶;专业书籍,趁假期补充课外理论知识;古今中外世界名著、名家名篇,提高文化素养,综合文化素质是目前应聘、考核、测评的重要环节;人际、心理、修身哲学,当今大学生特别重视自身发展,总想在竞争中拥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完美高尚的品格;畅销小说、文艺书籍,以此打发时间,寻觅同龄人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地理文化、旅游摄影,有些学生家境较好,有些学生平时打工挣钱,已具备跋山涉水的经济能力,借阅此类书籍为远足做好准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4不同境况特殊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共性
1.4.1勤工俭学学生。以前这些学生家庭贫困,自卑心理较重。现在的大学生思想观念转变,追求独立,不认为勤工助学是不光彩的事,自觉走向勤工助学之路,当中不乏家庭境遇较好的学生。他们个性开朗,能和图书馆老师、同学融洽相处。
1.4.2残疾学生。受身体条件限制,许多文体活动不能参与,图书馆一直是他们的身心依托,由于所占比例少,图书馆在这方面不够重视。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高等农业院校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