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关于高等教育需要市场意识(1)(2)
2016-09-27 01:11
导读:在生活方面,由于学校内部商业活动的垄断性,学生无法对经营者讨价还价,经营者容易缺乏服务意识,后勤服务成为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因此,学校应
在生活方面,由于学校内部商业活动的垄断性,学生无法对经营者讨价还价,经营者容易缺乏服务意识,后勤服务成为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多关心过问学生的生活,从后勤管理着手,强化服务意识,制定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三、关注社会需求
高等教育需要关注社会需求,因为现在大学生的
就业将越来越受到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将逐步成为评估大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准。学者JohnE.Chub归纳出教育市场化的三个主要论点:首先,学校热衷于讨好学生和家长,学校也乐于回应服务购买者的要求。其次,学生和资源会从不受欢迎或不能满足服务购买者要求的学校向受欢迎或乐于回应社会需要的学校转移。再者,教育市场的运作奉行大自然物竞天择的原则,对表现及素质欠佳的或不受欢迎的学校进行淘汰,它们可能被迫关闭。高等教育关注社会需求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专业设置,专业设置如同研发产品必须找准市场的切合点,如果高等教育部门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就会导致高等教育的盲目和失衡发展,造成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难以
招聘到符合他们要求的人才的局面。另外,既要看当前的社会需求情况,也要预测三年或四年后的社会需求情况,否则就会出现众多院校蜂拥而上兴办热门专业,而几年后这些专业的人才超过社会需求,造成人才过剩的现象。另一个方面是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发展及社会的实际需求随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一些技术应用型专业,科技迅猛发展,技术更新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必须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确立人才培养标准,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适应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四、参与竞争
竞争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最为有效的机制,正如诺贝尔奖得主、人力资本理论的先驱之一加里·贝克尔所说:“无论是推动教育发展,还是促进啤酒生产,我都相信竞争的巨大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美国世界领先,而这个领域是美国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竞争是极为重要的。”加人世贸组织将在教育领域引入新的竞争机制,WTO的规则就是公平竞争、市场竞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几十年一贯制的以“事业”定位的高校运行模式将会被冲破,现行的高校管理体系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其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引入竞争机制,如何参与竞争是摆在教育界人士面前越来越现实的课题。高校必须树立竞争的意识,高等学校问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各高校在生源、师资、科技成果、政府和社会投入等办学资源上的竞争。例如,为争取生源,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服务,以高质量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有这样,学校才能赢得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认可。用市场机制引导高等教育发展,可以增强其效益、效率、效能,促使高校自觉利用经济杠杆,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追求最佳的教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的同时,努力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开展多方面的合作,通过资源整合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高等教育树立市场意识,不是把市场目标作为唯一的追求,而是以市场机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听证:高校学生权利的程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