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在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应用(2)
2013-07-18 01:03
导读:3讨论 鼻中隔骨和软骨发育不良、鼻中隔外伤、鼻内肿瘤、异物压迫等因素是导致鼻中隔偏曲的原因。鼻中隔偏曲的种类很多,根据位置的不同,有前端、后
3 讨论
鼻中隔骨和软骨发育不良、鼻中隔外伤、鼻内肿瘤、异物压迫等因素是导致鼻中隔偏曲的原因。鼻中隔偏曲的种类很多,根据位置的不同,有前端、后端、高位、低位等偏曲。根据形态的不同,有C型、S型、棘突、嵴突和混合型偏曲。根据组织结构的不同,又有骨部、软骨部,以及骨和软骨的混合性偏曲。该病的临床表现为鼻塞,鼻出血,偏曲的突起部分压迫同侧鼻甲引起头痛头晕,鼻窦引流不畅继发鼻窦炎,另外长期的张口呼吸和鼻内分泌物蓄积导致患者易于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此时,鼻中隔成形术是解决该问题的良好方案。传统的鼻中隔成形术是对偏曲的软骨部分进行切割减张,骨性部分进行切割移位。传统的“转门”术式是针对软骨整体偏曲而骨性部分无偏曲的患者采取的方法,临床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鼻中隔成形术的目的主要是在尽量保留更多的骨及软骨的同时,解决鼻中隔偏曲的问题。①解除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阻塞及其他症状;②保证手术中良好的暴露中鼻道和相应的鼻窦;③保证鼻窦术后良好的护理;④去除鼻部疾病的病因或诱因;⑤尽量保留更多的骨及软骨组织。鼻内窥镜尤其适合于中隔偏曲为单侧棘突者,因为对于单侧矩状突的病例,在去除中隔偏曲部分时,可保证在整个手术过程均在偏曲侧进行,仅将偏曲侧之突出部分削除,修理平整,创面可不贯穿中隔骨或软骨性部分,使得对侧的黏软骨膜/黏骨膜的完整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鼻中隔不会发生穿孔。
鼻内随着鼻内镜近几年技术的,鼻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宽广,鼻内镜被的应用于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对耳鼻咽喉科具有重大的革命性意义,为鼻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鼻内窥镜下进行鼻中隔成形术,克服了传统额镜下鼻中隔手术视野不清,手术过程暴露不满意,易致穿孔、偏曲矫正不理想等缺点,并可同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及对肿大鼻甲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疗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总之,鼻内窥镜手术过程操作简便,节省了手术时间,又能最大程度地使手术操作安全化,保留了正常的结构,牺牲较少的组织而恢复鼻中隔的正常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操作简洁,安全和创伤性小的特点,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 田勇泉主编,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4.
[2] 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40-144.
[3] 董震,王荣光,主编.鼻科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373-374.
[4] 李学佩.鼻中隔成形术(附100例报告)[J].中华耳咽喉科杂志, 1982, 17:242-244.
[5] 马有祥,于德林,蓝志杰.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30例体会.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