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T 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
2013-07-21 01:06
导读:医学论文毕业论文,关于CT 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CT设备是诊断仪器设备的一次飞跃。其广泛运用对提高X 线
CT设备是诊断仪器设备的一次飞跃。其广泛运用对提高X 线检查的分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使临床分辨率以及X线诊断的准确率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CT设备使用过程中,维修管理也是重要的保障方面,笔者多年从事医疗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对于CT设备的维修管理具有一定的研究,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CT设备;维修管理;X线检查;分析
CT机器成功研制于1972年,其首先在颅脑疾病的诊断之中进行了运用,然后在1976年进一步将使用范围扩大到全身所有部位。这一成果是X 线在放射学中的一次质的跃升。CT设备是在X 线机的基础上研究发明的,在临床医疗诊断中,能够较高低提升X 线检查的分辨水平,比一般X线机更能够科学分辨与诊断患者病情。我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从国外引进了这一技术成果,现在这一先进医疗诊断设备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器械。
1 CT设备常见故障
1.1以射线管出现故障 例如出现旋转阳极类型故障,检测判断时可以听到较大的旋转噪音。情况严重的时候会伴有不转和卡死状态,曝光过程中出现阳极过流等方面的现象。灯丝出现故障主要为灯丝断了,造成射线不出的现象。X射线管芯玻壳破裂以及漏气故障能够产生漏油、不能曝光以及真空度下降和高压打火等现象[1]。
1.2 高压产生出现故障 在CT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逆变电路故障、击穿,以及高压电容打火、击穿等,上述故障容易将对应的保险丝等装置烧断,导致无法曝光,以及一曝光就出现自动保护性中断等情况。在曝光过程中出现突然中断的现象,并且有高压严重出错的信息提示,应当运用调试程序中的训管步骤开展检测与调试。可以运用低千伏(KV),小毫安(mA)(80KV、20mA)进行短时间的曝光操作,检查设备实际记录KV、mA数据,如果检测中KV未出现大的异常波动,但是呈现出阳极、阴极之间电流不对称的现象,阴级较小,进一步检测可以发现灯丝电流几乎没有,此时应当怀疑X 射线管灯丝电路存在问题。可以将阴极高压插头取出来,对其两端以万用表进行测量,如果出现灯丝变压器阻值非常小,但是球管阴极电阻无穷大的现象,可以判断灯丝断裂,只需要对X 射线球管进行更换,更换后CT可以回复正常工作状态[2]。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3 高压电缆出现故障 在使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故障是因为接头出现松动,产生打火、高压过压或欠压等现象,购置时间较早的CT设备,因为高压电缆和X 射线球管转动频率较高,产生磨损,能够导致其内部短路打火,烧断对应的保险丝,无法正常使用。
2 CT 设备维修方法
2.1 科学判断故障成因 在开展检测之前,要对人为因素或环境因素原因进行分析,便于查找故障根源。
对人为因素判别时,可以询问使用操作人员,设备在进行什么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以及出现什么级别的故障信息(一般操作不当引发的错误严重性不高),如果未发现明显硬件损伤以及异常情况下,可以运用正确方法进行重新启动,如果经过多次操作之后恢复正常,则表明此前可能存在不规范操作行为,故障主要为人为因素造成的。对环境因素的研判,主要对CT 室内温度、湿度、CT 供电压进行检查,检测CT 发热元件温度以及电源过压过流情况,如果确定环境因素,则尽快针对性采取措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