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结局分析网(2)
2013-08-14 01:04
导读:表3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对照表 便潜血阳性者即为有便血,病史中无潜血阳性者为无便血;内镜见出血率为内镜见各种出血的例数占内镜检查总例数的比
表3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对照表
便潜血阳性者即为有便血,病史中无潜血阳性者为无便血;内镜见出血率为内镜见各种出血的例数占内镜检查总例数的比例,活动出血包括喷血、涌血、滴血、渗血等,内镜见出血除活动性出血外,还包括血痂、血栓、陈旧性出血点、上消化道内有鲜血或血块等非活动性出血[3]。本组病例便血率95%;呕血发生率50%;内镜见出血率20%;休克率12.8%;输血率20.5%,活动出血率19.5%。这些结果反映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程度。
2.3
2.3.1治疗原则
1)采用抗休克和支持疗法,补充血容量,输入全血、血浆、右旋糖酐或平衡液以维持重要脏器的有效灌注;2)经胃管灌注药物止血:①冷生理盐水100ml 加5mg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3至4小时一次重复使用。②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按50-500U/ml 生理盐水或温牛奶灌注,必要时每6小时重复使用。③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保证一定的尿量。④选用止血剂和血管活性药物:静脉注射维生素K1或对羧基苄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可用白芨、三七、止血粉。垂体后叶素可使内脏小动脉收缩,减少门静脉血流而致门静脉压力降低,发挥止血作用,故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2.3.2化验室检查
定期复查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等。
3 观察
经临床对症应用止血药物治疗后,本组患者止血139例,止血率84.7%,无效25例,无效率15.3%。观察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出血次数与止血效果密切相关,首次出血者的止血效果优于再出血者,出血次数越多,止血效果越差。年龄小者止血效果优于年龄大者。其次发现早治疗者,临床效果较好。用药过程中,有17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经对症治疗后减轻或缓解。患者年龄、呕血量、血红蛋白水平及原发驳文摘》第26期.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3][4]岳茂兴.上消化道出血827例结局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1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