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管炎

2014-05-29 01:11
导读:医学论文毕业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管炎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管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所有患者均予激素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清热解毒,行气化瘀的中药方剂治疗,疗程三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二组患者在临床表现缓解率、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指数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缓解时间、安全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管炎的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1],,而血管炎既是它的病理基础[2],又是它的典型临床表现。SLE继发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雷诺氏征、冻疮样皮疹、紫癜、皮肤溃疡、结节红斑、指/趾坏疽等,甚至有内脏如肺部、脑部、肾脏的损害。因此,现代医学常把血管炎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以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治疗。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SLE继发血管炎,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6-01~2009-12我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子,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
  修订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2例,女48例,年龄26~75岁,平均35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36个月。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应用泼尼松1mg/(Kg·d),2周后每周减量5mg,至10mg/d维持治疗;同时联合环磷酰胺(CTX)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0.6g静滴,每2周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清热解毒,行气化瘀的中药方剂,药物组成:黄连,黄芩各6g,川芎12g,红花3g,桃红12g,枳壳12g,郁金10g,沉香3g,赤芍12g,甘草10g。每日煎煮1剂,分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三个月。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记录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如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IgG、IgM、C3、C4等,并计算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3]以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每月评估一次,连续三个月。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临床表现好转率、好转时间:经三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好转率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好转时间上比对照组提高,在治疗第二个月时两组好转率有差异(P<0.05)。
  2.2实验室指标、SLEDAI积分: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包括ESR、CRP、IgG、IgM、C3、C4及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差异(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2.3安全性评估:两组患者出现药物副作用如感染、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情况,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3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较常见的、反复发作并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血管炎既是它的病理基础[2],又是它的典型临床表现,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如雷诺氏征、冻疮样皮疹、皮肤结节或溃疡、指/趾坏疽等,甚至可出现内脏损害,如肺部血管炎可致肺间质病变、肺纤维化等;脑部血管炎可致狼疮脑病、脑栓塞或脑出血等;肾脏血管炎可致蛋白尿、血尿等。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免疫复合物及各种细胞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等,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壁损伤,造成血管栓塞,导致血管和组织坏死。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这些临床表现病理机制是热毒壅盛,气滞血瘀所致。由于人体内热毒炽盛,气血运行不畅受阻形成瘀血,故表现为皮肤肿胀、瘀紫,遇冷后症状加重,严重者手指、足趾出现坏疽。热毒壅盛还可损伤内脏,若侵犯肺部则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甚至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若侵犯脑部可出现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甚至神志不清,谵语、昏迷等症;若侵犯肾脏可出现浮肿、少尿、血尿等症。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本研究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以探讨中医中药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管炎的疗效。在常规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的基础上,针对血管炎中医辨证为热毒壅盛,气滞血瘀,在组方中采用清热解毒,行气化瘀之药物。在中药组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泻火解毒,生地、玄参、丹皮清热凉血,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枳壳、郁金、沉香理气行气,使气行血行。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治疗组在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后虽然两组在临床表现、
上一篇:中医药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