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初探(2)
2014-05-30 01:05
导读:要由传统的以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弗列克斯所说:把医学作为一种技术来掌握是非人道的。 医疗工作中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
要由传统的以“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弗列克斯所说:“把医学作为一种技术来掌握是非人道的”。
医疗工作中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保障患者的根本利益,还须具有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让患者真正感觉到“春风般的温暖”。此外临床医师必须懂得
心理学、
社会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知识,才能真正从心理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患者、诊治患者。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其次,需要设立相关课程开展与医学生医患沟通有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沟通能力教育。面对现代医学的有限与无奈,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医生希望共同承担,就必须应用与医疗技术同等重要的交流沟通能力与技巧,使患方充分信任、理解与配合。医生需要通过医患沟通与人际交流技巧的
培训,方能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这种愿望,以此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信任与尊重。
早期接触临床是当前世界各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甚至提出学生进入医学院校的第一年、第一周、第一天开始就安排接触患者。而在我国,目前医学院校基本无系统的沟通能力课程。研究表明: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可提高医学生和医生的临床技能,积极影响患者的回忆和理解、精神依附、症状消除和某些生理反应等,因此各个阶段的医学教育均应重视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最后,应当强化进入实习基地前后的培训。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转折,是培养医疗实践技能的重要阶段。为帮助医学生顺利转变,在进入实习基地前应告知学生作为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给学生讲解相关临床
规章制度,介绍规范的医疗流程,而不是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培训上。在进入实习基地后,教学医院应介绍实习地区人情风俗,注重培训医患沟通能力,美国专家在医疗实践中对交流技能的研究表明,以下的交流能力是合格医生所应具备的:(1)和患者及家属交流时能自然地展开和终止话题;(2)能充分获知与疾病相关的信息;(3)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4)简洁明了地解释疾病的诊断情况、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的目的、结果及愈后;(5)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有问题出现时协调解决。有些学院还要求学生观察带教老师和护士如何与慢性病患者沟通,和患者谈病情和治疗方案,了解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等。真实的工作环境可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曾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可见沟通技巧在疾病治疗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效沟通可使医患双方获益,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医患间良好和谐的合作氛围,减少医疗工作中的差错和纠纷。
参考文献
[1]许双虹、陈治珍、胡小英等.医患沟通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华实用
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5):56~57
[2]卢仲毅.实施医患沟通制,改善医患关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2):726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邱俊霖、钟黎黎、黄慧等.医学生对医疗纠纷认识情况的调查和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09~510
[4]张慧.对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6(4):362~382
[5]李义军.加强对医学生的医患关系沟通教育[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2):89~90
[6]卢仲毅.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必要性[J].重庆医学,2003(4):385~386
[7]陈文军、钟雷、马莉.当今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浅释[J].解放军管理,2001(2):159~160
[8]王劲、戴肖黎.美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及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3):166~167
[9]Yedidia MJ, Gillespie CC, Kachur E, et al. Effect of communications training on medical student performance. JAMA, 2003:1157~1165
[10]Haq C,Steele DJ,Marchand L,et al Integrating the Art and Science of Medical Practice:Innovation in Teaching Medical Communication Skills. Family Medicine, 2004: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