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折后感染(2)
2014-06-17 01:47
导读:(3)污染轻:无软组织挤压伤 (4)暴露在6-8小时内的伤口延期关闭,适应症为ⅡⅢ度开放伤口经再次清创后,无张力再直接缝合,或采取游离植或肌辨学的抗
(3)污染轻:无软组织挤压伤
(4)暴露在6-8小时内的伤口延期关闭,适应症为ⅡⅢ度开放伤口经再次清创后,无张力再直接缝合,或采取游离植或肌辨学的抗菌素在应用。
早期定量抗菌素的应用,对降低感染有重要的作用。Patzakis等研究表明:青链霉素组感染率为9.7%;新青霉素+胺苄青霉素为2.4 对照组为13.9%。Gustilo&Anderson通过1200例证明用头孢类感染率为23%以下。
预防性抗菌素的应用:Burke在1961年首先提出,他认为污染后组织的第一反应为局部尖症,白细胞聚集吞噬形成硬结。称此为“决定期”此时给于抗菌素为最佳期。
局部抗菌素的作用:抗生素可以杀灭伤口内细菌,但其对组织毒性限制了其应用,冲洗液内加入抗生素并无多大益处。而加入清洁剂目的在于清除细菌而不是消灭他们,可使细菌记数降低100倍。Kellam等专家报道用吡咯烷酮-碘熔液或过氧化氢冲洗伤口,成骨细胞功能显著降低,不利骨折愈合,总之:抗菌素不能用来替代严格的无菌原则和细致的外科操作。
骨折感染后的治疗
(1)急性期:全身应用足量广谱抗菌素,敞开引流,细菌培养加药敏,持续灌洗,并止动。
慢性期的治疗:病灶清除,持续灌洗,抗生素链珠埋入;内植物的处理合理;软组织缺损的覆盖;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1)病灶清除:切除赛道,清除死骨及异物,必要时反复施行。灌注冲洗,通畅引流,生理管水冲洗7-10天可达3周。抗生素链珠埋入2-3周抽出。开放拉药,全身敏感抗生素。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内植物去留处理:局部及全身炎症稳定,内固定有效骨折有愈合趋势则保留不拔出。若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或断端吸收炎症不能控制,立即拔出。
(3)软组织缺损覆盖;局部转移皮瓣;带蒂肌瓣转移+植皮;交腿皮瓣;带蒂腓肠肌皮瓣;隐神经腓肠神经为蒂逆行岛状皮瓣覆盖;游离肌皮瓣。
(4)骨折不愈合的治疗:a植骨加+内固定(病清后3-6月)b植骨方法:游离植骨、带血管蒂,肌蒂腓骨转移植骨,带血管游离骨瓣,复合组织瓣移植开放植骨。c骨缺损的自身再生,d骨段滑移术。
(5)
中西医结合要求:先手术行病灶清除,伤口开放中药换药常用中药:生肌膏,全黄膏等。
创面的治疗:
(1)感染坏死期:组织坏死液化,伤口周围呈急性炎症表现,在创面周围皮肤外敷金黄膏,以促进炎症吸收,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应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
(2)肉芽生长期:伤后2-3周,感染基本得到控制,伤口内出现新生肉芽组织。尚未脱落的残留坏死组织上,外敷降丹类去腐中药,外敷生肌橡皮膏,如坏死组织残存较多,可外敷玉红膏,促使其脱落。
(3)收敛合期:肉芽组织新鲜,颗粒细小致密,外用珍珠散及生肌橡皮膏以促进创面愈合。创面较大时以游离植皮,外敷生肌橡皮膏,以缩短疗程。因此,实验证明外用中药有如下作用:
(1)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促进细胞分裂增生;
(3)提高局部抗感染力;
(4)加速坏死失活组织的溶解脱落。
总之:感染性骨折治疗的病程长,耗资大,病残率高。不论中西医目前还没有特效手段,预防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