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湿化液; 院内感染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吸氧湿化瓶内的微生物污染相当普遍,为探讨如何控制吸氧湿化瓶内微生物的污染,我们采用不同的湿化液进行临床研究,以观察其对吸氧湿化瓶内微生物污染的影响,该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湿化液分别采用自来水、白开水、蒸馏水和生理盐水。湿化液使用前均采用金星Ⅱ号消毒液(200mg/L)浸泡30min以上,细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API鉴定板。
1.2 方法 将消毒的湿化瓶按四版常规连接好,然后分别放入自来水、白开水、蒸馏水和生理盐水做湿化液,并按湿化液种类分为四组。采用随机方法将病人分为各组,每组按0h、2h、4h、6h、8h、10h、12h、24h、28h、36h时间顺序,分别从湿化液,湿化瓶盖内侧,鼻导管和病房空气做细菌培养,共入送80例,每组20例。室湿18℃~25℃细菌培养采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细菌鉴定用法国梅尔埃API鉴定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非参数统计的χ2检验。
2 结果
4种湿化液临床研究结果,4种显示液在不同时间的细菌检出率见表1。表1 4种湿化液临床应用时不同时间的细菌检出率由表1可见,自来水组4h、白开水组6h、蒸馏水组12h及生理盐水组12h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自来水组8h、白开水组12h、蒸馏水组28h及生理盐水组28h细菌培养阳性率达100%,白开水组和生理盐水组与自来水组相比,分别为 P>0.05、P<0.05 、P<0.05。生长的细菌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微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同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孢菌等致病力较强的细菌。湿化瓶盖内侧,鼻导管及病房空气与湿化液细菌种类符合率分别为100%,96%及2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