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然而,搥转血矛线虫疫苗仅对7月龄以上的动物产生较高的保护力,而且要求在疫苗接种前动物未受到该虫的感染,这意味着最易感的家畜的血矛线虫病流行区难以通过接种疫苗产生抵抗力。目前很少开展疫苗对成虫产卵方面的研究,减活疫苗有可能通过降低成虫产卵率,减轻牧场污染,减少幼年易感动物的感染机会。
2 幼虫疫苗的制备及传送
2.1 幼虫的制备
有关照射减活幼虫疫苗争论的焦点之一是所需幼虫的数目。迄今为止,体外培养幼虫尚未取得成功,仍需保存感染的动物(对吸虫还需保存螺类中间宿主)来制备幼虫。
对捻转血矛线虫,每次接种10000条幼虫(假设每只动物接种2次,则需2000条幼虫)。假定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的羊每天产粪750克,每克粪便含2500个虫卵,虫卵孵化率为60%,那么每圈10只羊,每月一圈,一年所提供的幼虫足够接种200000头羊,此项费用并不太昂贵,也不需很高的技术。
幼虫培养和制备方法会影响疫苗的保存期。采用普通方法生产犬钩虫幼虫时,幼虫仅能存活2-4周,如果采用无菌培养技术,幼虫可存活12个月。值得一提的是,从粪便中分离的丝状网尾线虫的1期幼虫在水中培养到3期幼虫,这种疫苗的保存期仅为2周,而胎生网尾线虫幼虫在粪便中培养到3期幼虫,这种疫苗的保存期可达到6周。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现象是虫种的不同还是培养方法的差异造成的。
2.2 照射减活
对准备好的幼虫,需寻找合适的减活方法,近年来照射减活成为关注的焦点,其它方法如化学减活和基因调控法也是可能和值得研究的。文献中曾报道过3种照射减活方法:X射线法,γ射线法及紫外线法。早期牛肺线虫疫苗采用X射线照射减活,然而近年来γ射线法因为更方便而被大多数学者采用。紫外线照射已作为一种激活方法用于许多寄生虫疫苗的研究。
不同的学者采用的照射剂量不同,但40-60kard剂量是公认的制备线虫疫苗的有效剂量。温度和幼虫密度的稍许改变对减活的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3 接种途径
通常采用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照射过的幼虫,改用其它途径也可能有效。例如,给牛口服胎生网尾线虫疫苗,与对照组相比,减虫率为96.6%,同样剂量采用皮下包埋法减虫率为97.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