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 基因盒—整合子系统和铜绿假单胞多重耐药性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全世界不断增加,临床出现的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与整合子对耐药基因的积累分不开的,整合子上常常有新的整合子结构。它是有强的整合酶的结合位点和新的可变区结构,该可变区除有携带VIM2型金属酶基因外,还携有一个新的AACA4等位基因,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这表明整合子结构与基因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获得有关。基因盒整合子属于可移动基因元件,可位于细菌的质粒或染色体上,能整合不同的耐药基因盒,且一个整合又可捕获多个基因盒,因此,可表达出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Sckiguchi等[2]对引起尿路感染爆发的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析,发现多重耐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IMCJZ。S1菌株存在克隆扩增,对氨基糖苷类、β材邗0防唷⒎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抗生素具有广谱的耐药性。IMCJZ,S1菌株含有存在于染色体而不存在质粒上新Ⅰ类整合子,它有三种耐药基因即bla、aadal和aac(6’)睮ae。Poerec等[13]发现铜绿假单胞菌表达超广谱B材邗C(GES9)基因,这种基因位于Ⅰ类整合子上,介导对多种B材邗@嗫股素的耐药性。近年来,由整合子携带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爆发流行,与金属酶不断出现和编码金属酶的基因定位于整合子上有关[14]。Pagani等[15]对意大利南部医院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析,发现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有金属β材邗0访富钚浴U庵纸鹗裘富因(IMP13),由Ⅰ类整合子所携带,同时Ⅰ类整合子携带编码AAC(6’)睮b酶的aacA4氨基糖苷类基因盒。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日趋复杂,是其耐药性常为多种机制并存。研究细菌整合子性质和种类,基因盒的种类和表达,有利于对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的发生和转移机制的了解。目前认为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应用,形成强选择性压力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临床合理、有序应用抗生素,提高抗生素的有效性,同时减低抗生素的压力,削弱整合子的发生从而减少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菌株的产生。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