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0世纪90年代后期,更为精细的第二代微卫星DNA分析技术问世,该技术可对微卫星DNA序列进行检测、分析。能够迅速、准确地判定葡萄胎的来源[16],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om repeat,STR)亦称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其广泛分布于人类整个基因组中,约占10%左右。其基本构成单位-核心序列1~6bp,呈串联重复排列而成。按核心序列碱基数不同可分别称为单、二、三、四、五、六-核苷酸。其中以(CA/GT)n简称(CA)n重复序列最多,平均每6~60bp的DNA就存在一个(CA)n,重复次数约15~16次。这类基因顺序多位于基因非编码区以及染色体的近端粒区,其高度多态性主要来源于串联重复的数目不同。与其他DNA多态标记一样,微卫星DNA也呈孟德尔共显性方式遗传。
迄今,此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分子遗传学研究领域,有学者报道[17]应用PCR-微卫星多态分析方法鉴定葡萄胎DNA的来源,探讨其遗传构成及其与GTD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4.2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DNA芯片或cDNA微阵列(cDNA microarry)技术,它是一项划时代意义的生物技术,它综合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物理化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最新技术,具有对生物分子快速处理的能力。其具备了信息量大、处理速度快、所需样本量小、污染少等优点。迄今,此项技术已在妇科肿瘤的研究中得到应用[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