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医学毕业论文-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人体药代动(3)

2015-05-17 01:06
导读:Tab2 AUCcomparisonandrelativebioavailabilityafter asingleoraldoseof10mgCETtabletandZYRtablet No.CETtabletZYRtabletRelativebioavailNo.PeriodAUC0~PeriodAUC0~-ability(%) (A/ng*h*ml-1)(A/ng*h*ml-1) A1

Tab 2 AUC comparison and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after
a single oral dose of 10 mg CET tablet and ZYR tablet

No.         CET tablet        ZYR tablet       Relativebioavail                 No.     Period  AUC0~∞     Period   AUC0~∞    -ability(%) 
              (A/ng*h*ml-1)        (A/ng*h*ml-1) 
A       1       2 801.65    2       2 603.01      107.63 
B       1       2 602.00    2       3 021.99      86.10 
C       1       2 625.30    2       2 521.28       104.13 
D       1       2 569.60    2       2 787.53      92.18 
E       2       3 561.62    1       3 493.68      1 01.94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F       2       2 569.92    1       2 732.12      9 4.06 
G       2       2 396.47    1       2 478.54      96.69 
H       2       2 701.62    1       2 385.89      113.23 
±                                             99.50 
s                                              8.89 


3 讨 论
  目前,文献报道盐酸西替利嗪的体内分析方法主要为HPLC法、气相色谱(GC)法和高效薄层色谱法[6~8]。本实验借鉴文献[6]中离子对技术,以常用的SDS替代相对稀少的癸烷磺酸钠作为离子对试剂,同时考虑到西替利嗪分子结构中叔氨基团易与固定相表面残留的硅醇基产生离子交换作用,选择三乙胺竞争抑制或掩蔽游离硅醇基的活性,有利于碱性药物峰形对称并缩短保留时间。血浆样品预处理采用乙酸乙酯正提和稀磷酸反提两步操作,在保证萃取回收率的前提下,使体内样品提取物色谱分离干扰减少,并在强洗脱流动相条件下使血浆样品中微量西替利嗪组分快速出峰,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本实验所需血样仅为0.5 ml,但最低检测浓度与文献[6]相当,且为GC体内分析方法[7]最低检测浓度的1/5。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Desager等[4]曾对成人单剂量口服20 mg西替利嗪水溶液和儿童单剂量口服5 mg西替利嗪水溶液后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其中成人体内西替利嗪tmax为(0.62±0.22) h,t1/2β为(8.6±2.1) h;而儿童体内西替利嗪tmax相对延长,可达(1.07±0.45)h (P<0.01),t1/2β显著缩短,仅为(4.91±0.60) h (P<0.001)。本文研究结果表明,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0 mg盐酸西替利嗪片后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呈现一级吸收的二房室开放模型,tmax和t1/2β与文献报道的成人盐酸西替利嗪体内过程基本一致[4,5]。CET片和ZYR片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和AUC0~∞经三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且CET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50±8.89)%。■ 
作者简介:范国荣(1966-),男(汉族),博士,主管药师

范国荣(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003)
李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003)
胡晋红(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003)
石晶(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003)
沈意翔(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003)
宋洪杰(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003)
王卓(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003)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医学毕业论文-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