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若干问题思考(2)

2013-06-23 01:03
导读:因此,旅游学科建设需要突出先导、创新与体系化等三个方面。 第一是先导。旅游学科发展要求学科的建设者、研究者要有非常敏锐的感觉,不断地抓住

  因此,旅游学科建设需要突出先导、创新与体系化等三个方面。
  第一是先导。旅游学科发展要求学科的建设者、研究者要有非常敏锐的感觉,不断地抓住那些在实践中大量产生的新事物。只有不断抓住这些鲜活实践,不断加以总结、归纳、提高,旅游学科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先导作用。
  第二要创新。学术研究的成果必定要转化,实际上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既是科研课题也是实践课题。比如做规划,这既是实际项目,同时也是科研项目。如果每一个旅游规划都有相应的科研含量,规划的总体水平就能普遍得到提高,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就会更快更好。显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然就需要坚持科研上的不断创新。
  第三是系统化。系统化要求相应的稳定,而旅游行业本身在不断成长变化中,绝对的稳定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在旅游学科建设这个大框架内逐步深入、逐步系统化。
  总体而言,从科研的角度来说,不必过分追求完全的严谨性、体系性,只要能够通过创新达到先导,能够拉动实践发展,就能体现出科研价值来。旅游的研究不能变成圈子里的研究,不能变成所谓纯学法问题。毕竟旅游学科是一个实证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是不涉及一些实际的问题,就不能引发别人的兴趣;可是要涉及这些实证问题,尤其是讲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就是主体。所以从教学的方式来看,应该注意引入互动方式。这一点成人教育或培训课程中体现得比较好,互动性较强。
  不客气地说,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批量生产性质的流水线式教育。经常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老师出版了一本教材可能就会吃老本吃上好几年。其实,对于一个实证性非常强、实践发展非常快的领域的专业教学,必然需要注意旅游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最新动态,至少这个星期讲课举的案例应该多考虑上个星期发生的案例,即便老师们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但绝对不能一个案例讲好几年。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实践问题这里所说的实践是广义的实践概念,比如与政府的管理相结合、与产业的实际相结合、与国际水平相结合等,这些都是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要突出产学研一体化。这其中大体有3种具体方式。
  第一是基地的方式。这在国外是普遍方式,但对中国来说太难了,不过也不是没有相应的尝试。
  比如天津旅游管理于部学院就建了一个饭店,作为学员的实习饭店。尽管后来运转得并不是很成功,但是从从长远发展来看,旅游院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实践基地,基地怎么形成、采取什么方式等问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否则,失去了实践基地的依托,就很可能出现老师空对空、学生空对空。
  第二是项目方式。项目方式已经成为旅游院校普遍的实践方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方式。只要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多加创新思考,无论是旅游规划还是旅游企业咨询或者地方发展的总体方案,都能使旅游院校的老师得到充分的实践机会。项目做完了,感受就会不同,而且由于有了第一手的实际感受,就能真正把课讲得生动。相反,如果项目做得囝少,或者基本没做过项目,那么讲课就全是书本语言,举个案例也是书上引来的案例,总吃别人嚼过的馍自然就不香,课堂的吸引力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第三是挂职(任职)方式。有些旅游院校为了充实实践教学,采取的是聘旅游企业老总们当兼职教授,这是挂职方式。但实际上这些老总们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时间给学生讲课,所以是一种浮在表面的实践方式。值得推广的是在浙江等地比较常见的挂职或任职方式。在这种方式里,不是企业老总到原校挂职,而是院校的老师去旅游企业挂职,甚至去企业任职。如果是到企业去任职则可以在企业日常管理、经营发展、项目决策上有更深层次的介入,自然为反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有价值的素材与积累。尽管这需要一定的机遇,但客观上教师的确有很多优势是企业所需要的。企业需要老师这样的老总,院校也需要像老总一样的老师。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笔者认为,作为实证性很强的学科,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应该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思路,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过,在现行的旅游教育方面,由于我们基础教育跟不上,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很难。美国高中生完成的训练,我们要到大学去完成;人家的研究生可以独立开展研究了,而我们的研究生只能当助手,甚至只能找点资料。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直接违背了旅游的需求。这些东西如果不调整,学生培养不出来,我们的学科也发展不起来。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1.注重养成训练在旅游院校首先需要强调养成训练。但是我们现在养成训练差得太多,连一些为人处事方面的基本训练都没有。院校教育中的确应该讲授工具、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但那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果没有沟通技巧,没有做人的基本方式,就不可能干好旅游,旅游领域里的哪个专业都干不了。一上来就强调所谓的能力培养,可能的结果是弄得学生一个个都眼高手低,刚到单位3个月就不适应了,再换一个单位,3个月又被人家开了,自己要磨练10年才悟出一点道理,可是多少发展机会都错过了。
  因此,培养能力是必需的,但是不必考虑得太早、太单一,实际上养成训练、基本素质也都是在培养能力。要研究培养能力的具体途径、具体方式,尤其是要与实践基地紧密结合。天津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和高雄旅专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天津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请澳大利亚人用英语讲授饭店方面的课 程,由于是全英语授课,所以逼着学生把英语水平提高了;结业的考核方式也很特别,就是学生自己设计菜单,自己采购原料,自己推销并接待这场结业考核宴会。很多饭店老总也去观看这场宴会,宴会结束后饭店老总当场就要了看中的学生。这就是一种真正的能力培养。高雄旅专也是这种方式,它们的招生分数甚至超过东吴大学,毕业生都很受欢迎,不仅是因为他们一上来就能操作,而且还因为这些学生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上。可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整天就瞄着饭店老总、部门经理的位置,进了酒店让他们干这个不乐意、干那个不乐意。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学生可能一辈子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位置。而高雄旅专在教学中培养了让学生愿意做小事的素质,这很重要。因为说到底,服务都是细节,肯做小事就培养了一种基本素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三管齐下,共促发展第一是教师。我们的教师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多数教师和实践的距离还是远了些,因此师资水平的提高,包括师资的养成训练等问题都需要研究。比如,真正训练有素的饭店老总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站有站像,坐有坐像,可能在给客人边走边介绍的过程中,会随手捡起地上一片纸。这都是训练养成的。一个职业一个风度、一个养成。我们教师应该突出这些方面的训练。这其中有些是基础和条件的问题,比如要有足够的见识和相应的体验;有些是我们教师自身努力与否的问题。
上一篇: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