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2)

2013-08-07 01:12
导读:(三)计量结果 运用SPSS13.0软件,通过对8个指标进行巴特利特球度(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和KMO检验,Bartlett 检验中,P值为0.0000.01,拒绝各变量独立的假

  (三)计量结果
  运用SPSS13.0软件,通过对8个指标进行巴特利特球度(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和KMO检验,Bartlett 检验中,P值为0.000<0.01,拒绝各变量独立的假设,即各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KMO量为0.709,比较显著适合做因子分析。并且几乎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在78%以上,因此,提取出的这几个公因子对变量的解释能力是较强的。
  对标准化数据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Varimax)后,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选取标准,4个公因子符合要求,累计贡献率达到92.65%。因此,可以用这4个公因子代替原来的8个指标来计量和评价企业的综合效益。从各指标在4个公因子上的载荷数可以看出:
  第一个公因子载荷较大的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费用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共5个指标。这5个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工业企业降低中间消耗能力、经营风险的大小、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可以定义为经营效率因子;第二个公因子载荷较大的指标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可以定义为生产能力因子;第三个公因子载荷较大的指标是产品销售率,反映工业企业产品满足需求能力,可以定义为销售能力因子;第四个公因子载荷较大的指标是总资产贡献率,反映工业企业资产的赢利能力,可以定义为赢利能力因子。
  采用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各个行业企业的综合因子得分F,并进行行业排名。用F1、F2、F3、F4分别表示4个公因子,那么综合因子得分F的表达式:F = 0.4743*F1 + 0.2012*F2 + 0.1676*F3 + 0.1569*F4
  
  三、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率评价与分析
  
  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排名前10个的行业依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其他采矿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工艺品及其制造业。、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分别排在第11位、第14位和第27位。能源及矿产资源采选行业的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在全国各行业当中优势明显,各类和设备制造业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普遍较低,这与行业发展情况相符合。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能源及矿产资源采选行业,由于能源和矿产资源供求偏紧,价格上升迅速,利润增长幅度大。2005年全国能源类矿产品价格,全年总体水平同比上升30%。与2002年相比,国内原油价格翻了2.2倍,原煤价格翻了1.6倍。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等采矿业利润分别增长了78.9%、38.2%、35.2%、97.7%和100.6%。这些行业在赢利能力、运营能力方面优势明显。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其他采矿业在赢利能力方面排名前三。但是生产效率偏低,除了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排第6位外,其它采选业在F3 上的得分均为负值,排在20位以后。
  传统行业工业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处于中游。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行业综合得分排名都介于10—30名之间。由于这些行业发展都比较成熟,并且人们对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偏小,所以行业企业在4个公因子中的得分变化居中,经济效益波动幅度较小,处于中游。
  各类机械和设备制造业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普遍较低。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综合得分最高,为-0.0942,排第15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排第30位;在设备制造业中,综合得分最高的设备、及其他设备制造业,也仅排在第31位。专用设备制造业综合得分最低,排最后一位。
  
  参考文献:
  [1] 李喜荣、于倩.关于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研究与探索,2002,(12):23.
  [2] 刘春慧.企业经济效益的内容要点及指标体系[J].山西财税,2007,(12):23.
  [3] 周勇.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与比较[J].现代城市研究,2006,(07):61.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4] 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高等出版社,2006,(12):215.
  [5]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5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R].2006,(02):16.
上一篇: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目标关系探析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