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存在及发展问题分析(2)
2013-08-13 01:13
导读:3、地方政策阻挠,企业准入受限 由于产权性质差异和经营上的高风险性,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较之国有企业更多的壁垒。这主要包括许可证制度、无差异
3、地方政策阻挠,企业准入受限
由于产权性质差异和经营上的高风险性,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较之国有企业更多的壁垒。这主要包括许可证制度、无差异性政策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壁垒的存在造成市场分割和市场准入约束。资料显示,我国对民营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位居世界首位。此外,用工许可、环保许可及建厂许可都必不可少。在直接出口方面,民营企业同样面临准入限制。准入性质的破除有赖于框架的构筑、市场机制的确立及市场主体观念和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受限既有源于所有制差异的政策因素,也有民营企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有限的自身因素。
4、待遇不足,难以扩大发展
无论是原始资本积累还是追加投资,与贷款、其他机构或非金融机构贷款相比,我国民营企业更依赖于内部融资。民营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贷款在民营企业原始创业资本积累中作用较小。民营企业的追加投资同样依靠内部融资。显示,融资困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民营企业难以获得外部融资,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尤其难以获得外部融资。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信用度、信息透明度、经营模式、法人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相比处于劣势,从而使贷款风险提高,加大了融资的困难。直接融资是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又一思路,但实际上直接融资也困难重重。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的具有时效性,对于要求资金短期内周转的民营企业至关重要。在规范的直接融资渠道中,股权及公共债权市场对于民营企业的融资作用较小。这主要由于民营企业规模较小、利益关系明确、信息相对封闭而易于操纵炒作引致高风险的原因,也有公共股票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的原因。我国《法》对民营企业公开上市 并没有所有制差异的歧视,但先前的配额制和企业规模要求无疑起到了壁垒限制的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为消除阻碍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诸多影响因素,必须实行下列措施。
1、拓宽融资渠道
我国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就是融资渠道狭窄,通常都采取民间融资的形式,这种融资渠道少,融资高,风险大,是阻碍民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要在经济上和政策上构筑多极化的资本市场体制,摆脱民营企业自生自灭的地位,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如实行融资租赁、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和买方贷款等。
民营企业提高直接融资额度的一般途径包括:民营企业行为的市场化、规范化及直接融资市场的发育。外部融资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以银行、证券、、信托行业为主的金融系统协调运转,在专门面向民营企业等中小型企业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推动下,民营企业的金融渠道将拓宽。
2、提升全社会对民营企业的认识高度
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个体私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统一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民营企业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发展力量,而且应该成为主要发展力量。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必由之路,民营企业可以解决中国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实现社会稳定的经济形式 。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国经济就不会有真正的活力。民营企业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流通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化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