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存在及发展问题分析(3)
2013-08-13 01:13
导读:3、宽松的政策法规,完善的法制建设 在主义 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已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确立下来。“私人合法财产不容侵犯”的条文也应该写进,明
3、宽松的政策法规,完善的法制建设
在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已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确立下来。“私人合法财产不容侵犯”的条文也应该写进,明确私人财产同国有财产享有同等的宪法权利。建议研究制定《民营企业法》,明确民营企业的地位。《民营企业法》可以促进、保护和规范民营企业的活动。这是民营企业应对国内外挑战的法律武器。在全国性法规不能及时修订的时候,为了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各地也可以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一些地方性暂时规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武器,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4、优化,放宽约束
放宽民营企业生产准入限度。在市场准入、经营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发放上,各种经济成分要一视同仁,机会均等,不应当按所有制不同实行倾斜政策。应该把对外开放的市场准入承诺作为对内开放的"底线"。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经营;凡是已经和将要对外资开放的产业,都应当允许和首先对民营企业开放。根据新宪法精神,要加快清理、修订原有文件,进一步放开对民营企业的产业限制。目前我国尚有50多个行业不准或限制民营企业进入,有的行业允许外国人进入,而不允许国内的民营企业进入。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实现内外资企业统一国民待遇的同时,也为解决民营企业存在的非国民待遇问题带来了机遇。政府从今年开始逐步取消几乎所有针对民间资本的投资禁区。对于一些需要发展而政府和国有企业一时财力不足的产业部门,如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等,应当逐步打开大门,允许一些实力雄厚、经营规范、素质良好的民营企业进入。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中小型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5、提高者的决策水平,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的成败关键,往往不是,也不是资源,而是失败在上。
民营企业走过培育期,进入成长期后,需要经营者和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家长制独裁模式,一些民营企业家在经历过企业的创业时期,思想上出现自负骄傲的倾向,甚至是出现盲目自信,在企业内部搞独裁,在权力垄断上花心思,树立绝对权威,在公司重大决策上,只凭个人的感性判断,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这种决策错误,主要是由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统一。聘请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建立以股东为成员的监督机构,对职业经理层进行监督。涉及企业重大项目投资、调整时,由股东召开股东大会集体决策,这样可以有效避免
企业管理者作出错误的决策和投机投资,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オ
参考文献:
[1] 宁向东.拯救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 陈乃醒.中小企业经营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 刘国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与建设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