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成探讨(2)

2013-08-31 01:09
导读:四、风险运行机制体系 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体系是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有关风险管理权利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体系中的有效运行方式,是全面风险

  
  四、风险运行机制体系
  
  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体系是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有关风险管理权利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体系中的有效运行方式,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活力体现。包括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动力机制、制约机制、监控机制、沟通机制、协调机制、应急机制、改进机制、反馈机制等十种机制。
  1、决策机制。主要是明确风险管理各职能机构拥有哪些决策权以及如何行使决策权,是决策权力在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等的分配与制衡,是风险管理工作的中枢系统,一般可分为战略决策、重大事项决策、日常管理决策等。
   2、执行机制。主要是明确风险管理各职能机构拥有哪有执行权以及如何行使执行权,它所确定的是执行权力的合理配置问题,要做到执行到位、不缺位、不重叠、不扯皮,注重时效。
   3、动力机制。主要解决风险管理系统的动力问题,是风险管理系统的“发动机”,一般需要采用物质、精神等激励手段,从而激发、鼓励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士气,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4、制约机制。为保证风险管理各机构或人员拥有的决策、执行等权力不致滥用,必须从制度上对其进行有效制约,以防止不正当决策、不适当执行所带来的危害。
   5、沟通机制。它主要解决风险管理信息的传递问题。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它需要各个部门或全体人员的参与,必须做到信息共享、及时沟通,以达到整体联动效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必然选择。
  6、协调机制。主要是明确哪些职能机构或部门拥有哪些协调权以及如何行使协调权。全面风险管理牵扯到众多平级部门的协作问题,必须明确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专职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协调权,以确保有关法令或制度能及时贯彻和执行。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7、监控机制。如何对风险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监控,谁来监控,以何种手段何种方式进行监控等。一般应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进行风险管理的监控工作,可定期进行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以独立的审计部门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8、应急机制。它主要解决的是当重大风险将要出现时,如何进行预警,以及当重大风险发生时,如何进行风险处理等问题。企业应事先分析可能发生哪些重大风险,并事先制订应急预案,以便对重大风险做出快速反映和处理,把损失降为最低。
   9、反馈机制。如何对风险管理的过程和结果提供信息反馈,使决策者能够及时了解决策的实施情况,从而形成风险管理的闭环体系。只有不断的进行信息反馈,风险管理系统才能不断完善。
   10、改进机制。它主要是解决如何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这一问题。如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定期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研讨会,对风险管理先进单位进行学习考察等,以不断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五、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是企业为规范风险管理行为等所制订的一系列管理政策与管理程序的总称,是人员体系、权责体系、组织结构体系、运行机制的行为规范。它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起着“司法”作用,在于保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它是以风险管理基本制度为核心,以风险管理具体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为重点,以其他管理制度为补充的规章制度体系。
  1、风险管理基本制度。企业应制订全面风险管理章程,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根本制度,是所有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主要内容应包括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目标、工作原则、组织机构、权利义务、工作程序、奖惩、附则等,作为制订其他风险管理制度的依据。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风险管理具体制度。企业应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包括但不限于风险管理初始信息搜集制度、风险识别制度、风险分析制度、风险评价制度、风险监控制度、风险报告制度、风险预警制度、风险应急制度、风险管理外包制度、风险管理岗位责任制度、风险管理监督检查制度及重大风险的单独管理制度(如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等。
  3、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对管理流程、业务运作流程进行分析,并结合风险管理的要求,健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内控岗位授权制度、内控报告制度、内控批准制度、内控责任制度、内控审计检查制度、内控考核评价制度、重要岗位权利制衡制度等,也可按业务循环建立采购与付款、生产与质量、销售与收款、实物资产、投资、、担保、工程项目等内控制度。
  4、其他管理制度。除上述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外,企业制订的其他管理制度,如职工行为准则、工薪及福利制度、人事及劳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等。它是风险管理制度的有益补充,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国COSO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第一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R].2006-6-6.
  [3] 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论中型科技企业人员流失问题对策研究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