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中国,其路漫漫而修远(2)
2013-09-13 02:38
导读:而外国就不同,他们大都只从事自己喜欢的企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苹果电脑的CEO,他小的时候就只是喜欢画画、设计,并一直坚持下去,成就的是现
而外国就不同,他们大都只从事自己喜欢的企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苹果电脑的CEO,他小的时候就只是喜欢画画、设计,并一直坚持下去,成就的是现今那番非凡的事业。另则中国前些年的一护肤品牌,如小护士的一款SOD蜜做得就不错,很有,但高层却经不住巨大的诱惑,最终被法国欧莱雅收购,从而此款被打入“冷宫”,而欧莱雅的收购目的,只是想占领其市场而已。相比来讲,中国的大宝就做得不错,多年来坚持打造它的强势品牌,拥有了众多的忠实消费者,相信大宝的未来之路将无可限量。
而中国现今急需的就是能够立足于国门的产业,我们也看到了政府对此项建设逐年加大的力度,但企业能否坚持下去,建立起在各领域中属于中国的品牌企业,我们将拭目以待。
四、带“人情味”的理念
中国办事就讲一个“关系”,咱俩关系好,这事就成;不熟,准没戏。而这“人情味”也被带入了企业的高层管理中。各部门分界不明,责任分摊混乱,对其员工的
培训理念就是自己能干的,就尽量去做,发扬“雷锋”精神。想必“越趄代庖”的寓言大家都了解,为什么就不能将之运用于
企业管理中呢?而我对此也是通过才有了深刻体会的。当时我所
的是一家外资企业,原定于某日有国外发货部将货发到中国来,但是我所在的企业临时出了状况,不能按时接货,但又没将此情况及时的传达于总部。国外发货部竟然在知晓此情况下仍按原计划发货,从而导致货物在码头囤积多日,其高昂的仓储费就足以抵消掉此家分公司三个月的销售总额,这家分企承担了巨额亏损。事后我的领导问他供职国外发货部的朋友,为什么不先自己做出决定推迟发货,为总公司挽回损失,而朋友的回答是:“我只做我职权范围内的事。”从中,我看到了中外的差距。企业即一个团体,它的运转靠的是个各个员工的分工协作,每个成员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板块。若每个员工都有此观念,那么企业在组队方面就已胜出一筹。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此“人情味”又涉及到另一中国企业的弊病,就是企业“家族化”。中国人似乎很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好比一个农民有好种子,却没好土地播种,那他宁可种子在自己手中坏掉,也不愿让有好土地的人家用。所以,在企业的职权配置中就出现了漏洞。领导者往往倾向于先满足自己族人的要求,还美其名曰此举在于更好的管理公司,实则效果适得其反。于是企业中就出现了高职低能的领导,使不少职位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企业不乏才能兼备者,但可悲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适当平台,再高才华也将埋没,此又引发人才流失的风险。
再则,与此相关的一个严峻问题是企业换代。“易主”是企业大忌,从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的大中型企业,目前都不可避免的迎来了这个瓶颈。开山鼻祖们已到卸任的年龄,而其后代又大多是商业“愣头青”,但创业者又不愿将产业交于他人管理。则此企业能否稳健的持续下去,就在于此换代工作能否做好,而此就全在于创始者的个人利弊权衡了。这也是创始人在创业初期对企业进行长期规划的时候所应当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货币政策面临困境.财经,200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