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但是从方面,国家和、方面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我们国家企业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特定阶段发展中的特殊情况,有一些可能风险并不大,但是规定使得贷款难以发生。但是也可以看到,包括去年危机之年,在鼓励中小企业发展、贷款上也有很多新的准则。
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对信贷需求量小、次数多,相对大企业而言,贷款的机会较高。据,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平均为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在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二,不支持中小企业国家难以发展
单个企业来看,似乎倒闭一家中小企业无足挂齿。但如果我们把占全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集中起来,那么,无论怎么强调中小企业的作用都不过分。统计显示,中小企业产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8%,出口创汇的68%,的48%,就业的75%;另外,66%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70%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尽管数字是枯燥的,但它却充分说明,一个国家是否强盛,人民是否富裕,竞争是否有活力,都与该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首先,中小企业是中国减贫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最大成就,就是中国贫困的减少。分析减贫的原因,的解放是首要条件,但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想想看,如果没有中小企业为源源不断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农民能够大面积脱贫吗?减贫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支庞大而优质的资源队伍,从而支撑起中国的长久竞争力。
其次,中小企业是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有效手段。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大力发展,是构成一个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有鉴于此,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总是努力构造一个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金融和环境。中国这些年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抓大放小”的结构调整中,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垄断国企、外资企业,而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经济结构。所以,要缓解收入分配的差距,就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形成一个有助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民生经济。
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弥补了大企业灵活性不足的局限,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性偏好,刺激了消费的增长。在维护竞争水平,抑制垄断和市场扭曲上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中小企业的充分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就失去了广泛的基础,收入分配和民生问题的不断改善就失去了广泛的基础,中国的长期发展也就失去了广泛的基础。因此,如果不改变对中小企业的歧视,不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仅靠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能走出此波“寒冬”的。
三,如何解决中小企业难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增进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单一、融资难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一难题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将不利于中小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创新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进而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应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努力开拓探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
一是加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中央和各级政府在制定预算,安排财政支出时,可按一定比例提取中小企业专项发展基金。财政专项基金的用途主要应为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的应用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为中小企业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如城市环境治理、残疾人就业等提供直接资助。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体系。在部分地方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试点的基础上,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建立风险机制,研究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改善针对中小企业的,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如推广一些地方财政参与提供设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措施。
二是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国在地方各级政府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体两翼四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模式。“一体”指主体,模式强调“多元化资金、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绩优者扶持”;“两翼”指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担保作为必要补充;“四层”指中央一级,省(市区)一级,地市一级,县市一级。有力地促进了担保业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寻保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