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1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
一般情况下,利益主体三方在并购开始时主要有以下主要利益动机:
从并购;企业来讲,主要有扩大再生产、高效利用剩余资金、提高企业效益、转变企业经营方向、减少风险、改善企业状况等要求。
被兼并企业的利益取向则在于减少亏损、避免破产等方面,主要表现在寻找可依赖的对象、减少企业风险以及提高企业水平上。
地方政府由于其双重身份,而在兼并中占有一个十分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是其首要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具有管理的职能,如何避免因企业兼并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其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政府选择出让企业的动机主要为:①通过出卖企业确保被兼并国有资产的保值;②尽量避免破产,因为破产带来的社会震动程度比兼并大得多,特别是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兼并对于政府来讲可以减少不少负担。
完全按化操作的企业并购是并购双方的博弈过程,政府作为主导人引发的企业并购则是政府与兼并;b-、被兼并;b-4~业之间的博弈,并购中的利益冲突表现为对企业人、财、物的组合,其中的焦点问题是被并购国有企业职工的安置和负资产的处置问题。
2.1.1职工安置。对兼并企业来讲,对人员的安置应基于企业总体规划,如果接收人员的劳动技能、比例关系完全适合兼并;b-的要求,则对兼并企业不存在问题。但事实情况往往是,所接受人员并不适合兼并;b-要求,因此更多表现为兼并企业的负担。这时,兼并企业将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出发,考虑接受或不接受被兼并企业的人员安置。
对政府而言,其双重身份一方面希望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把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转让出去,以避免政府货币收益的减少,一方面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希望职工问题得以妥善解决,以避免由兼并带来的社会震荡,使政府的控制权收益不受损害。
对被并购企业,职工的利益构成企业利益的主要问题,职工希望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摆脱生活困境和失衡。
2.1.2资产处置。企业并购与其他商品交易有一共性,即货币化的资产定价和所有权转移成为利益冲突的直观表现。当被兼并方处于亏损状态时,其产权的转让就相当于的嫁接,会对接受方带来明显的货币损失。
地方政府在主导出让劣势企业控制权的同时,出让了债务负担的负效应。这时的资产处置就表现为地;b-政府和兼并方国有企业共同承担社会负担问题。
2.2利益冲突分析
兼并方国有企业从整个企业的平稳发展出发,可能采取的行动表现为:①不接受政府提出的并购对象和;b-案,以维持企业现有的正常发展。②接受政府提出的;b-案但费用与政府分摊。③接受政府提出的;b-案且费用全部自理。这往往是在该企业认为兼并目标企业是对自身的加强和支持时的做法。
但该做法与前述被并购企业劣势状态的分析不符合,故而可以舍去。政府的行动可能有:①提出并购;b-案,由并购;b-负责全部费用。②提出并购;b-案,费用由政府和并购;b-Y~担。③不提出;b-案,维持现状。
被并购企业的行动;b-案则主要表现为:要工被全部接收,并与并购;b-4~业职工享受同样的国企职工待遇或选聘上岗。由于被并购;b-4~业的行为选择只有一种,并且其在冲突中要依赖另外两方的行为;b-可行动,故可以在分析中将其略去。
通过对并购;企业与政府可能性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最终可以达成一致结果的可能性主要有两种:①地方政府提出并购;b-案,并购;b-4~业接受并购;b-案。并且双方并购费分担。这样就兼顾到双方利益,并购;b-4~业在承担社会义务的同时受到了补偿,不致使目前的平衡发展状态受到较大的损害而向坏的方向发展;地方政府在出让劣势企业的同时出让了劣势企业的不稳定因素,又使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又同时兼顾到优势企业的发展与优势企业共同分担劣势企业的处置费用。②政府不提出并购要求,优势企业也无并购要求,维持目前态势。但这种状态对兼并企业来讲是稳定的,对地方政府则不是长期稳定的,对被并购企业来讲也不是稳定的。所以,最终可以选择的结果只能是在三;利益冲突中所博弈出的第一种结局。但这种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国有工业企业并购活动在当前情况下有利有弊。
从有利的;b-面看,①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其资源、信息优势和信用优势降低交易费。②可以利用手段对跨越行政边界的企业兼并进行协调。③企业兼并中的制度保障功能。政府将在企业兼并中保障被兼并企业相关者的利益。
从弊端来看,①为跨越行政边界的并购增强了壁垒。②容忍低效率活动的存在,产生社会资源浪费,导致企业胜不优,劣不汰。③社会功能过多依赖于优势企业的实现,从而阻碍优势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本地区的长期竞争能力。
从以上分析得出,在利益冲突中最终达成的这种平稳结局是在当前情况下、在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如中介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系等不健全众多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地方政府为壮大优势企业、减少亏损企业以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实现社会稳定而开展的政府主导型并购中经由利益冲突而产生的平稳结局。这个结局是现实情景下的次优选择,受到经济发展时段和政治因素的很大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企业成为真正的主体,将按市场方式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