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分析
按照企业并购的阶段时间的先后顺序,把企业的并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并购之前准备阶段的计划决策风险、并购过程中实施阶段的交易风险和并购之后整合阶段整合风险,即上文中提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风险。
(一)目标企业的选择风险
企业在选择并购企业时,有时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的目标企业并非,这些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并购方往往对其负债多少、报表是否真实、资产抵押担保、有无诉讼纷争等情况估计不足,以至无法准确的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目标企业,为并购增加了风险。即便是上市公司,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选择目标企业,会经常看到以“强强联合”、“做大做强”为标准,实践证明单纯强调这两条标准并不能保证并购的成功。未来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从国内外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教训看,至少有一个因素是决策者并购前必须要考虑:合并后企业抗衡风险的能力。并购方要清楚的认识自身企业在完成并购后是否有充足的实力来应对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分析
成功的企业并购可以给企业带来高额利益,高收益通常伴随着高风险,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财务风险是各类风险中最直接、对并购活动影响最大的风险。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完成并购的保障,许多并购失败的企业除了没有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外,还有很多是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半路夭折。企业并购属于价值判断过程,一旦失策,其最大的风险是财务风险,特别是由于决策行为而引发的偿债风险。融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能否及时足额筹集并购资金以及筹集的资金对并购后企业的影响。并购的融资决策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企业通常可采用的融资渠道有:向借款、发行债券、股票和认股权证。
由于并购动机不同以及目标企业资本结构不同,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及自有资金与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根据融资风险的定义,并购中企业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目标企业的定价,定价过高企业将会面临更高的负债风险。根据资本结构相关理论,在经营中,运用负债是有利的。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以及不同团体利益的冲突与协调,负债的运用必须适度。随着负债的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相应增加,负债越多,企业的破产就越高,企业破产的概率也就越大,也增加了并购风险。
(三)并购后整合风险
企业并购将两个独立的个体融合在一起,在磨合期间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风险,如员工的安置的问题,员工安置是并购的重要内容,如果处理不当,一方面会影响并购企业的稳定,另一方面企业可能会因此背上沉重的包袱,增加成本,影响整个企业的稳定。
三、并购风险抗衡
1.充分重视并购前,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降低估价风险。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获取有关目标公司的更多信息。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调查是并购前调查的重中之重。
2.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保障并购的顺畅实施。并购企业应当合理评价自身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合理搭配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率,合理选择发债、信贷等融资方式,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利息偿还倍数等指标引导,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确立指标体系,建立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为代表的长、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并结合自身的发展能力和资本结构,选择恰当的融资手段。并购融资结构中的自有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要考虑择优顺序,首先是自有资本,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
3.重视并购后对目标企业的整合。并购整合是并购成功与否,目标企业能否迅速地创造价值的关键步骤。对文化的整合又是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文化整合就是打造一个新型的属于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员工共同认同的新,建立并购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融合到一起,使员工能在未来企业的价值、模式、制度等方面达成共识。企业可以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大力宣传、对员工进行培训等形式,使员工能够细致地了解新企业的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念。这对于稳定企业内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创造力起着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