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运营风险监控组织设计的研究(2)
2013-11-12 01:18
导读:(3)运营监控部负责制定整个企业的运营风险政策,保证运营监控战略的实施。运营监控部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①收集各职能部门的运营信息。②制定运营
(3)运营监控部负责制定整个企业的运营风险政策,保证运营监控战略的实施。运营监控部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①收集各职能部门的运营信息。②制定运营监控工作的判断标准、运营监控流程和解决方案。③研究提出运营监控评估报告。④负责对运营监控工作的有效性评估。⑤负责建立运营监控信息系统。⑥协同资源部门对运营监控工作相关人员进行
培训。
(4)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①研究并提出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元的监控目标和计划。②研究并提出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元的运营监控报告。③做好本部门或业务单元的运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工作。④协助运营监控部和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运营监控相关技术的培训工作。⑤做好本部门或业务单元的运营风险管理建设。
三、组织运行设计
通过有关的制度和条件来保证设计出的组织结构能够正常运行,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规范设计
管理工作的进行,要有规章、制度来规范。在国有企业运营风险组织的规范中,建立能够确认重大风险的运营风险管理流程和维持一套适当的监控报告制度是其中的重点。
2.人员设计
确定组织结构正常运行所必需人员的质量、数量及其他要求。在初建体系时可由专家给出所需人员的质量和数量,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人员设置充分有效。
3.激励制度设计
用以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对于企业运营风险管理组织中的人员激励要注意避免过多的薪酬激励,员工通过在风险管理工作上的绩效而实现晋升的机会应是激励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支持体系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运营监控组织只有在一些保障性因素的支持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方面:
1.信息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企业运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将其融入企业已有的信息系统中。
2.文化建设
企业应建立具有运营风险意识的。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运营监控水平的提高和员工运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
五、结论
在国有企业的旧有体制中,也有许多措施来防控运营风险,但这些措施是分散和零乱的,更为重要的是没有针对这些风险设置规范、高效的组织体系来集中处理运营风险管理的各项事宜。设计和建立一个高效有机运行的风险管理组织,并根据要求不断调整组织结构,将是确保组织运营风险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比尔·维特主编:风险管理与危机解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罗伯特·N·安东尼维杰伊·戈文达拉扬:管理控制系统[M].北京: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