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
2013-11-18 01:06
导读:二、采取积极政策和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1、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国有中小企业存在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的状况。(1)买断国有资产。(2)贷款入股。(3)债
二、采取积极政策和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1、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国有中小企业存在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的状况。(1)买断国有资产。(2)贷款入股。(3)债权转股权。(4)股权相对集中。通过股份转让,采取一次性或分期付款的办法,将一般职工的股份向企业层特别是决策层集中。(5)采取一切措施,鼓励有购买能力的个人持大股。
2、改变现有机制不活的状况,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为目标,建立新的
企业管理机制。(1)改革现有的用人机制和旧的人事制度,彻底打破“三铁”,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职工能进能出”的机制,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2)彻底杜绝“平均主义”,拉开工资奖金的分配档次,合理利用利益杠杆,激发员工勇于竞争的热情。实现“劳有所得,劳值所得,多劳多得”。(3)加大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工作,疏通职工参政议政的渠道,发挥出股份制机制的优越性。
3、千方百计减轻企业包袱,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关于企业包袱问题,除了企业自身挖潜还贷外,国家应考虑在债转股政策上给予支持,使这些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关于企业冗员问题,可以采取内部消化的政策。
4、想方设法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1)尽快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加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力度。(2)对有“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要重点扶持,金融部门投入较小的增量就能盘活存量,使这些企业全盘皆活,发挥出效益。(3)政府贴息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产品的资金要尽快到位,并把资金落实到项目上,确立专人负责,始终跟踪,确保这部分资金发挥效益,并建立一套奖惩办法,以此来调动积极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5、加强管理,提高水平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与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联系,深入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使管理水平与改制工作同步上一个新台阶。
6、加快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步伐不少中小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但总的看占比重较小,且有一部分企业效果不明显。大多数中小企业因信息闭塞、资金无来源和人才匮乏而无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
7、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实行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是各国支持和保护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我国各级政府也要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手段,缓解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一是出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担保。二是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8、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从直接转为间接;从管理转为服务;从面向行业转为面向全社会。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组织社会资源,加快建立完善有效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9、创造公平竞争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了依靠自身增强竞争力之外,政府从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角度出发,要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逐步取消县(市)国有、集体中小企业上交的管理费;降低中小企业贷款抵押品登记费用,对增加中小企业费用负担的人员或单位,要坚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