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2)
2013-11-30 01:34
导读:三、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 (一)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基础。我国企业应通过收购、兼并、改造和调整资产结构实现企业重组,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
(一)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基础。我国企业应通过收购、兼并、改造和调整资产结构实现企业重组,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集团作战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世界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劳动,上升到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科技投入、知识投入的比例越来越大,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成为跨国经营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制高点。因此,企业必须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步伐,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逐渐从以物质产品为中心,向知识产品为中心转变,培育型、信息型、知识型、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来引导和满足市场的需要。
(三)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代企业的根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保证企业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根本利益,使企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为防范“走出去”的风险,政府部门就采用诸如境外审批制度等各种性措施来控制。其实,防范风险的主要措施应该是企业的利益约束,而利益约束又应该主要来自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
(四)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招揽及使用。首先,应多层次、多渠道对企业骨干人员进行
培训,既可通过与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也要注意同境外机构合作,培养善于、通晓、熟悉、擅长的复合型跨国经营人才。其次,要采用多种方法,吸引我国
留学人员和境外华人、外籍人士加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国内外经验表明,尽快实现境外企业人员的本土化,可以较容易地开辟当地市场,也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这方面,世界知名吸引和培养当地人才的成功做法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再次,要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以先进的制度招揽人、培养人,通过严格科学的选择、任用、轮换、淘汰和退休制度,通过完善境外企业选人、用人制度,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大增强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
(五)加强国家对国际化经营的管理、支持,为国际化经营创造条件。发展跨国经营、抢滩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共识。跨国经营是带有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重大问题,是国家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对其实施进行总体规划和科学。为此,应该成立国家海外投资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总体发展战略,并对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进行科学引导,使企业能够遵循明确的发展思路,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国家海外投资管理组织的基本职能应该是负责对全国的跨国经营企业进行战略性管理指导。
(六)建立著名品牌,提高企业形象策划水平。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年代。品牌已跨越国界和文化障碍,作为一种新的国际进入到千家万户。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品牌,我国企业必须采取品牌战略,并走向世界大市场。为缩短与世界品牌的差距,我们可以市场换品牌,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然后再“借船出海”。
总之,企业只有适应才能生存,睿智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及时告别旧时代,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基础,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企业制度建设,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招揽及使用,建立著名品牌,提高企业形象策划水平,在竞争白热化的经营环境中顺势而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同世界市场的融合,使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皮为志.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9.
[2]温海成.浅谈国际化的一般理论及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7.16.
[3]韩崇胜,叶娟.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策略研究——以格兰仕为例[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5.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4]赵伟.我国企业国际化:全球的与的视点[J].合作,2007.2.
[5]何文成,黄健柏.我国大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反思与突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