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年金如何撑起养老的第二把保护伞(1)(2)

2014-03-31 01:37
导读:3.职工对企业年金的认识不足,需求意识不强。由于很多职工对企业年金的了解并不是很多,特别是企业年金与他们自身的利益关系,这使得他们对工资
  3.职工对企业年金的认识不足,需求意识不强。由于很多职工对企业年金的了解并不是很多,特别是企业年金与他们自身的利益关系,这使得他们对工资的期望值远远大于对企业年金的需求。对企业年金有一定了解的职工,却没有过多的现实需求,这些职工有些工作在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中,他们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及个人发展空间比一般的中小企业要好的多,这样的企业即使不去建立企业年金,也能很好的吸引和留住人才,职工更不会因为企业没有建立企业年金而减少对工作的热情;而工作在一般中小企业的职工,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基本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就已经能很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了,又怎会有人过多的奢望企业年金呢。
  
  四、发展企业年金的对策
  
  1.政府有条件的采取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2005年企业年金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宁波、杭州、大连和沈阳几个城市的企业认为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有吸引力的比例分别为86.8%、74%、60.5%、58.5%、78.4%和72%,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认为企业年金有吸引力的企业分别占到74.9%和69.9%,统计后总计有73.7%的企业认为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吸引力,因此,政府提供的优惠税收政策是我国企业年金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资金来源上,除了应该扩大企业优惠的覆盖面和适当提高企业缴费的税收优惠比例外,还应该对个人缴费部分给予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优惠,以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二是对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给予优惠政策,从而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三是解决好受益人领取企业年金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时的优惠政策问题。对职工所得企业年金应免征个人所得税,尽快出台这方面的相关政策,以坚定职工参与企业年金的决心。
  2.加强立法,完善法律制度。运用法律是政府宏观调控和规范企业年金的重要手段。世界上推行企业年金的国家,无不伴随着相应的立法:英国于1995年颁布了《年金法》,1999年又颁布了《福利改革和年金法案》;美国1935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案》;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法》于1953年生效。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起步较晚,相应的立法很不完善,因此更应该不断加强立法:用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企业年金的筹资方式、方法及出资各方的比例;规范企业年金经办机构,对经办机构的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管理,防止防范风险;规范企业年金的基金投资与运营,规定投资的范围和各项投资的比例,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风险。
  3.加强企业年金风险的防范与监管。企业年金是一项长期的养老计划,从建立到领取跨越几十年时间,为了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它实行市场化运作,这必然会带来很多投资风险,其中包括基金本身运营过程中的操作风险,还包括外部环境的金融市场的风险等等。这就要求政府加强监管,保证基金运行的安全性。政府的监管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监管企业年金理事会的工作,以保证企业方案公平合法并得以实施;第二,监管托管机构的工作,以确保账户资产安全;第三,监管投资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和投资行为,如任职资格、市场准入、经营场所等,以保证其规范经营。
  4.企业年金的发展也应遵循“三步走”方针。
  首先,明确发展企业年金的基本条件。一是依法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企业;二是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想实施企业年金计划,不仅要一般的盈利,还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三是具备良好的民主管理制度基础。在企业内部应当有比较健全的集体谈判制度,具备良好的民主管理基础,这是建立企业年金并顺利实施的保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其次,根据企业年金建立的条件和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可以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电力、石油等行业选取一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企业和跨国企业作为试点,通过政策优惠等措施鼓励其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同时,培育一批具有综合企业管理能力和法律素质的人才,以适应企业年金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最后,已经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可以分地区、分行业的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除了政府适时的推出相关的法规政策外,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企业年金大会等形式交流经验,听取企业年金方面专业人才的专题报告,从而进一步扶持新进入的企业,最终实现企业年金在各地区、各行业的共同发展。
  5,提高职工对企业年金的认知度。通过宣传等方式让职工对企业年金有更全面和深层次的了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企业年金建设中来,让企业年金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起到激励的效果,从而增强企业和职工的联动效应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周宇梅,章建伟.发展企业年金,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商业研究,2004,(13):63-65.
  3.韩肖萍.浅谈企业年金.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8):141-14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本运营效益研究(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