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企业年金的含义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企业年金发展滞后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从而使企业年金更好的撑起养老的第二把保护伞。
关键词;企业年金;养老保险;税收政策
一、企业年金的含义
所谓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按照量力、自愿的原则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
二、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企业年金是伴随着我国城镇养老体制改革的推进而逐步发展的,政府对于企业年金的发展,一直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主要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早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首次提出“将补充养老保险名称规范为企业年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年金市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5月1日颁布实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之后,2005年又颁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以及配套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流程》、《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专家评审规则》等配套法规。
在政府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鼓励下,企业年金的发展已经有十五年之久,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数从2000年的16 247家,增加到2004年的22463家,参加计划的职工数也由2000年的560.3万人,增长到2004年的703万人,年金积累总量则由2000年的191.9亿元到2004年的493亿元。虽然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数和参加计划的职工数每年都在增加,但和国外相比,总体上发展的速度相当缓慢,并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基金积累虽已初具规模,但是参加人数的总量相对较小,仅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5.3%。第二,行业发展快于地方,行业水平高于地方。在行业中,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快于其它行业。电力、石油、石化、民航、电信、铁道等行业明显高于其他行业。2004年,电力行业积累达到58.7亿元,为全国积累总量第一名。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水平决定年金发展水平,沿海和发达省份快于内陆落后省份。第四,国有企业参保积极性高,外企和中小民企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较低。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