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东北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分析与思考(1)

2014-04-24 01:14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东北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分析与思考(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粮食物流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现代粮

【摘要】粮食物流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有利于整个物流业的均衡发展。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具备了建设粮食物流业的基础和优势,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背景下,要积极融入国内和国际物流市场,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适应粮食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

  【关键词】东北经济区 现代粮食物流 一体化
  
  引言
  
  一、国外现代粮食物流的发展和现状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输便捷的粮食物流通道的形成,粮食运输基本实现了“四散化”,粮食加工出品率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也不断提高,建立了“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化、一体化食品供应链。
  美国大型粮食企业在粮食主产区设有乡镇收纳库,在水陆交通枢纽设有中转库、终端库和加工厂,出口粮食由专列火车和驳船运至出口海港。在加拿大西部粮食主产区,农场周围和交通沿线布局近800多个收纳库,进行粮食收购、分级、储存和发送,由17个终端库将粮食出口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小麦局授权5个州级散粮流通公司通过铁路、公路连接乡村收购站和港口中转站,负责粮食集货、分级、物流和销售。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大多数以大型粮食企业为主导建立起连接粮食物流上下游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加快了国内粮食流通和全球粮食贸易,主导了世界粮食市场的供求,从而有效地引导了国际市场粮价走势。
  
  二、东北粮食物流的发展概况
  
  
  1、东北粮食物流特点和现状。东北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小麦、大豆和玉米生产基地,具有明显的农业发展比较优势。东北常年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左右,主要作物玉米、大豆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2.7%和39.1%,每年需要外运的粮食大约有2500万吨到3000万吨;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食用植物油生产和出口基地,黑龙江的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生产总量的比重一直排在全国前列,除了供应我国的东南沿海八省市之外,主要出口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重点建设的五大粮食现代物流通道之一。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东北粮食物流发展需求预测。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地域分布特征显著,是粮食生产的优势地区,发展潜力巨大。东北一向以粮食产量高、商品量大、外调数量多而享誉全国,粮食作物耕种面积占耕地80%以上,常年粮食产量为5500万~7000万吨;其中,区际间的粮食商品率可达60%以上,每年可向国家提供商品粮豆330亿~340亿公斤,特别是在粮食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高。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区粮食总产可达1140亿~1180亿公斤,按人均需粮400公斤来算,东北区外调和外销粮食可以满足新增1.5亿人口的需求。因此,加速21世纪东北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东北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保障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东北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
  
  1、对粮食物流认识不深。粮食物流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当前有关部门虽然对粮食物流高度重视,但人们对粮食物流涵义的理解普遍比较模糊,把粮食物流仅看作是粮食仓储、运输和装卸环节,而没有扩大到粮食的生产布局、品种流向的确定、粮食收购及其网点摆布、实体运动所必需的装卸存储以及粮食加工增值和信息环节。没有认识到现代粮食物流的发展、粮食物流供应链管理对农业企业发展乃至对全社会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产品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作用。
  2、缺乏合理的市场监管机制。粮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商品的一般属性已在流通中得到体现,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同样是粮食营销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然而,现有大部分东北粮食物流市场在物流管理方式上仍然依据计划经济时期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与市场化粮食流通相背离,导致粮食物流市场的无序化运作,还存在粮食交易透明度低,缺乏公开、公正、公平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信用制度体系,行业之间缺少自律,存在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企业缺乏自我约束机制,阻碍交易的顺畅进行,增加了交易风险,不能并行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运输方式衔接不顺畅。东北目前的粮食生产与出口存在很大潜力,然而由于铁路等交通行业与港口企业分属于不同部门,很难协调统一起来,不能有效地整合利用,遇到问题时相互扯皮,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运输资源的效率。有数字分析表明,吉林粮食南运至广东的流通成本大约占总成本的1/3。自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其中有80%的因素为粮食物流节点脱节所至。据预测,以东北地区玉米外运为例,如果铁路、港口等各种运输资源真正实现有效整合,其流通成本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至少下降10%~20%。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现代物流业对中心城市发展的战略意义(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