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小议企业和谐经济建设

2015-01-01 01:39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小议企业和谐经济建设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 企业和谐经济建设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经济基础。本

摘要: 企业和谐经济建设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经济基础。本文在对企业和谐经济理论进行简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企业和谐经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企业和谐经济建设的思路。霍州煤电公司的和谐经济建设也为企业和谐经济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关键词:企业; 和谐经济; 建设
  
  一、新理念的引入
  
  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和谐经济”作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目前对“和谐经济”的解读大都是从政府的视角出发,聚焦于政策导向和政府职能,是国家范围内的“和谐经济”。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能够关注、推动的往往只是一个企业的运作。企业在为股东创造利益和为社会提供税收的同时,其作为社会人,也在最大程度地影响社会存在,如对就业、资源、环境等均有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在平坦世界里这种影响已经无国界,并且正随着企业的日益巨型化而更具威力。企业的这种社会影响也开始成为全球衡量企业优劣的基本标尺。因此,转换视角,把“和谐经济”的理念引入企业,据此解决企业内外的不和谐因素,对于构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笔者从2006年以来一直关注这一领域,作了一些调研,也在实践中作了些尝试,愿就此抛砖引玉,供大家借鉴。
  
  二、对企业和谐经济的认识
  
  (一)和谐经济的含义
  追本溯源,“和谐”是指各个部分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经济”即“经邦济世”,是一种大胸襟、大气魄。其中,经,治理也;济,拯救也。两相结合,是一种追求各部分相互协调、谋求经邦济世的高远理念。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从国家这一宏观层面来看,和谐经济体现为一种生产要素良好匹配、人与人之间经济活动和经济利益协调与融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于个人权利受到承认和保障、政府越职滥用权力的行为受到严格制止,从而使客观经济规律得以正常运转,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所引发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状态。这个层面上的解读已得到了理论界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从企业这一微观层面来看,“和谐经济”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构建企业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运动,实现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权益的协调与融洽的理想状态。这就要求企业家的视野更为开阔,从以往单纯追求利润的思维中超脱出来,拓展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其中,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运动是途径;各个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社区)之间权益的协调与融洽是目的。这个层面的解读在目前还是一个空白,也是下文探讨的一个重点。
  (二)企业和谐经济的标志
  企业经济活动是一个持续的变化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评价,也可以区别出不同的经济和谐与否的标志。在此,笔者从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个方面总结了以下标志:
  1.实物流:供产销环节协调,人财物要素匹配
  供产销三个环节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既是企业实物运动的过程,也是企业资金运动的基础;人财物合理配置是各环节协调的基础,也是对环节内自我协调的匹配。六大要素涉及到了供应商、管理层、员工、客户之间利益的兼顾,其协调匹配既是企业和谐经济的标志,又是自身协调发展的需要。
  2.资金流:资金收支平衡,利益分配兼顾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如果将经济比作企业命脉的话,那么有保证的资金的良性循环,就是企业正常经营、做强做大的不竭动力。企业生产资金、更新改造资金、扩大再生产资金要确保供应充足,才能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提高盈利能力。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要提高员工工资收入、按章纳税、按规借贷,同时要造福社会、改善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资金的使用涉及了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社区等方方面面的利益。

上一篇:论电信企业营销模式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