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顾客的区分及其营销意义(1)
2015-01-21 01:40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消费者、顾客的区分及其营销意义(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在我国,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我们一般都将“消费者”与“顾客
在我国,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我们一般都将“消费者”与“顾客”这两个概念互相替代使用,很少思考过它们之间的不同。企业在制定与实施市场营销战略时,更是没有将二者区分开来,导致企业的营销目标抽象、笼统,营销策略缺乏针对性,理所当然影响营销效果。在我国市场经济日渐成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正确区分消费者与顾客,有利于企业整合自身的营销资源,有利于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一、消费者与顾客是企业不同性质的营销对象 在西方经典的营销学著作中,尽管并没有明确给消费者与顾客这两个概念下定义,但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却有很明显的区别,而且他们并不将二者互相替代使用。如在菲利普·科特勒等著的《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一书中,他更多的是使用“顾客”一说,而很少使用“消费者”的概念。而在j·保罗·彼德、杰里·c·奥尔森合著的《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战略》一书中,主要使用“消费者”而少使用“顾客”一词。这种情况在其他专著当中也常见。但是这些经典著作也没有明确地给二者下定义以区别。 当全球经济步入知识经济与互联网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快,企业要想在如此纷繁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求生存与发展,那么企业的营销战略必须更具有确定性与针对性,而不是抽象的、空泛的原则与指针。这样,区分“消费者”与“顾客”这两个营销对象,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二者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消费者是指企业产品、服务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而“顾客则是指与企业直接进行商业交往的人或群体”。 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与归缩。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生活得更好。在市场营销学理论研究中,我们使用“消费者”一词,一是明确企业生存的理由是能够“满足企业产品、服务的最终使用者与受益者的需求”;二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区分不同的消费者类型,便于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消费者的主要特征是“最终使用产品、服务并最终受益”。在这里,我们必须撇开消费者是如何获得产品或服务的(他可能是获得的馈赠、补偿或其他途径、方式——如家庭成员享受主妇购买的食品等)途径与方式。只考察消费者“使用”、“受益”于产品或服务方面。这样我们便可很清楚地知道,消费者是否与企业直接打交道并不是确定其消费者身份的标准。 “顾客”——作为直接与企业进行商业交往的人或群体,它在很多时候是与消费者的身份重叠的,如我们购买电影票看电影,我们到快餐厅购买快餐并享用,但也有很多情况下这两种身份是分开的。比如某先生陪太太逛商场时,他自己既不购买任何东西,太太买的东西也不是给他消费的,他陪太太的目的,或者只是为陪陪太太,或者只提出自己的参考意见,这时他只是纯粹的“顾客”。又如集团购买者,他们购买设备、工业原辅村料或办公用品,并不是自己使用和消费,而是供集团内部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购买者在这里只是购买,他也是典型的“顾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顾客”,无论他的目的如何,只要他与企业发生直接的商业交往(购买、咨询、参观、、谈判、投诉、交流信息等),他就是企业的“顾客”。 在企业的营销对象中,“顾客”与“消费者”是两个外延交叉的思维范畴,它们的重叠部分,使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二者不加区分,而它们的非重叠部分却是我们忽视的地方。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解读中国营销密码—中国转型市场营销之特征
市场营销理论的微观经济学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