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7)

2015-02-16 01:39
导读:第七,对代理成本的原因,表4也做了揭示。从充分信息下最优契约制中的预期利润出发,由于信息不完全所导致的次优契约使利润潜力丧失60%—70%,又


  第七,对代理成本的原因,表4也做了揭示。从充分信息下最优契约制中的预期利润出发,由于信息不完全所导致的次优契约使利润潜力丧失60%—70%,又由于代理人“风险中立”时利润实现程度可以回升20个百分点左右,从而我们推断,全部代理成本中,信息不完全的成本占到2/3,而由代理人风险规避所导致的代理成本占到1/3(相当利润潜力的20%)。

  这里,代理人规避风险引起的20%的获利能力的丧失,与“第一”条说明中所示的从低到高变化使各种契约下的预期利润下降20个百分点的结论,是惊人的一致。这就更加使我们确性,代理人风险规避所产生的代理成本占全部代理成本的2/3.第八,由于在代理人“风险中立”条件下企业获利能力可以多实现20个百分点。又由于代理人风险中立时,实质上应该将国有企业卖给代理人(经理或职工),因此,我们估计,出售国有企业给风险中立的代理人,可以使原国有企业的利润潜力多发挥20个百分点。

  五、结论

  我们运用“2002年国有企业改制调查”中的激励工资数据集,按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的最大似然估计模拟程序,对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规模、原因做了估计与分析。我们的工作显示,抽象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中的参数,尽管是不可观察的,但仍可以通过计量方法与数学方法识别出来,从而认识某种契约的代理成本,进而改进激励性契约的设计。我们发现,中国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相当于60%—70%的利润潜力。也就是说,在现存的国有企业体制下,代理成本使企业效率只达到了30%—40%!

  代理成本的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信息不充分与代理人的风险规避态度。委托人(政府的国资管理机构)对客观随机冲击θ与代理人的行为参数(r ,η)缺乏充分信息所产生的代理成本占总代理成本的2/3;而由代理人规避风险所导致的代理成本占1/3.这个结论,对于表4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都是内谐的,因此比较可靠。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线性契约可能由于代理人努力的边际成本迅速上升或外界扰动变大而出现契约失败,从而导致企业亏损。由于线性契约与简单分成制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绩效基数,而在中国,绩效基数往往是上级政府考核国有企业的杠杆,因此,我们的发现并不支持实行带绩效基数的线性契约,在国企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局面中,线性契约反而会加速导致国有企业走向亏损,甚至破产。我们的研究,间接地揭示了过去10年中导致大批国企走向破产的契约原因:国企亏损可能与线性契约有关。

  应该如何选择契约形式,才可能降低代理成本?从我们的研究结果出发,首先,也是直接可以见效的政策选择,便是采取租赁、出售或租售国企的方式,从模拟估算的结果看,这种契约方式的变革,大约可以使企业利润潜力的利用率增加20个百分点,因它避免了由于代理人风险规避所产生的效率损失。然而,提高激励性契约的效率,降低代理成本更为根本的出路是改善国有企业的信息交流渠道,从降低信息成本的角度来降低代理成本。而这便不是“契约”本身可以做到的。因降低契约的信息成本,从根本上来说,应该在财产所有与控制权上努力实现分权化。

「」

  平新乔,2003:《国有资产控制方式与控制力的现状》,《体制比较》第3期。

  Aggarwal,Raj and Andrew Newman ,1998,“ Other Side of the Tradeoff:TheImpact of Risk on Executive Compensation”,JPE.

  Banker,Rajiv ,Seok-Yong Lee ,and Gordon Potter ,1996,“A Field Study ofthe Impact of a Performance-Based Incentive Plan”,JAE 21,PP.195—226.

  Copeland,A.and Monnet ,C.,2002,“The Welfare Effects of Incentive Schemes”,working paper.

  Fernie,Sue and David Metcalf ,1996,“It‘s Not What You Pay It ’s the WayThat You Pay It and That‘s What Gets Results :Jockekys Pay and Performance”,London School Econ.Discus.Paper 285.
上一篇:浅论信息营销理念在图书馆参考咨询中的运用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