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实施绩效管理有关问题的思考(2)
2015-03-14 01:08
导读:(2)如何制定绩效目标。制定绩效目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使目标切实可行,同时使预期目标尽可能地量化,以便进行评价和反馈。制定绩效目标的主要依据
(2)如何制定绩效目标。制定绩效目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使目标切实可行,同时使预期目标尽可能地量化,以便进行评价和反馈。制定绩效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组织目标和本部门业务重点及员工岗位职责。
2.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绩效评价阶段,管理者要依据绩效计划阶段确立的标准和辅导阶段收集的数据来对员工评价期内的绩效进行评价。一套好的绩效评价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为决定调资、升职、调动、培训等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我们可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条件和人员状况来选择评价方法。
3.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
绩效评价周期没有唯一的标准。典型的评价周期是月、季、半年或一年,也可在一个特殊任务或项目完成后进行,评价期的长短一般可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评价对象及评价目的来确定。
4.绩效评价权限的设定
合格的评价主体应满足的理想条件是:熟悉被评价者的工作表现,了解被评价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能将观察结果转化为有用的评价信息,公正客观地提供评价结果。一般而言,可能对员工作绩效评价的人选包括主管领导、个人、下属、同事、服务对象。
三、绩效管理的执行步骤
1.明确组织、部门工作目标
作为事业单位要在年初明确本单位组织战略目标和专项重点推进工作,要将组织战略目标和重点推进工作分解为部门目标,并与各部门签定绩效合同和绩效考核表,这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
2.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部门负责人要和员工一起根据岗位对部门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明确员工在本岗位应达到的目标、采取的工作方式、应具备的技能,以及在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及合作关系。这是确定绩效指标的前提。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部门、个人绩效指标的确定
确定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少而精的原则。由于事业单位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性质不同,绩效指标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来合理选择。
4.阶段性评估
阶段性评估可按月或季进行。阶段性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绩效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或修改目标,以保证最终目标的达成。
评估的具体问题包括: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工作进度计划完成情况、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对下一步
工作计划达成共识、需要改进的地方等内容。阶段性评估要求部门负责人在平时的工作中,随时记录发生在员工身上的关键事件以及与绩效指标设计相关的数据,这有助于评估时作为评估结果的依据和说明。
[1][2]下一页
本文选自lw.nseac.com原创论文网代写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