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临着诸多的信用缺失问题,严重的诚信危机妨碍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使信用建设成为当前一个十分迫切而严峻的任务。企业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核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前规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企业信用;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和谐,诚信为基。用我们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立”。没有信用,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企业信用是实现经济和谐的核心和关键。社会和谐,企业有责。
一、信用是企业应利用的“资本资源”
1.社会和谐,诚信为基。从伦理道德角度,信用是一种品质、一种品德;从社会学角度,信用是维系社会关系稳定的基石;从经济学角度,信用是一种价值体现,又是一种可利用资本资源,是现代人的第二张身份证;从法律的角度,信用则是履行自己承诺的行为规范。从表面看来,伦理信用仿佛远离经济生活,没有直接的功利价值和重要的经济意义,然而,事实上,人们之所以潜意识当中自觉遵守伦理信用,是因为从长远来看,道德行为远比不道德行为能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和尽可能少的损失,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伦理信用可直接转为经济信用,经济信用也可以上升到伦理信用的高度。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经了实物交易、货币交易、信用交易三个阶段,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以信用交易为主的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支柱,是企业的立业之道,兴业之本,若企业信用不好,市场交易就会衰落萧条。以信用为本才能使市场交易双方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用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今天,信用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信用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信用是宝贵的无形资产。企业有了信用,其产品就能不断开拓市场;银行有了信用,就会吸引更多储户。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为什么选购这个品牌的商品而不选购其他品牌?面对众多申请贷款的企业,银行为什么对有些企业慷慨解囊,而对另一些企业却增高贷款门槛?这当中都存在一个信用问题。有信用,人与人之间将多一份信任和宽容,少一份戒心和隔阂;有信用,你的生意会有更多的客户伙伴和忠实的消费者,会带给你更多的财富和用财富换不到的尊敬;有信用,政府可以将更多的资源从监管转移到建设,社会的运转也将更加顺畅、和谐。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