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略性高技术产业中的企业所有制结构(1)(3)
2015-04-30 02:52
导读:拥有航天工业的国家,航天工业的核心部分都是只有一家国有机构或一个研究开发体系。世界各国的航天工业基本上采取了建立国家航天局或类似机构的管
拥有航天工业的国家,航天工业的核心部分都是只有一家国有机构或一个研究开发体系。世界各国的航天工业基本上采取了建立国家航天局或类似机构的管理模式。国家航天局是一个实际负责国家宇航重点研究项目,负责组织协调本国或国际宇航项目的发展和实施,甚至直接管理本国宇航工业,组织生产宇航产品的机构。在不设立国家航天局的国家,政府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印度政府设有航天部、航天委员会、航天研究组织。日本政府则设立了宇宙开发事业团,负责组织、领导和推动日本宇航工业的发展。国家对航天工业研究、开发的投资,大多是通过国家的研究、开发机构实施的,有些则通过招标方式向民间企业扩散。核心技术的开发、核心产品的发展方向,由国家研究机构控制。所有拥有航天工业的国家,都是以国家航天管理机构以及相应的国家科研机构为中心,形成一个研究、开发、试验、发射、规划生产组织系统,由几家甚至一家企业垄断主要产品的生产。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经济、科研实力比较雄厚的国家,航天工业是由政府负责科研开发与规划,产品生产则通过招标交给民营企业来完成的。国家的科研、实验机构对航天工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是航天工业体系的核心部分。航天工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政府的航天系统。因为研究、开发、试验、产品鉴定的主体部分是在国家航天局进行的;民营企业对政府科研投资有极大的依赖性,政府定货更是对民营企业起着指导其生产、开发方向的作用。尽管如此,在发达国家航天工业中也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国有企业。如法国的航空航天公司政府控股93%,在法国航天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法国火药炸药公司同样是法国政府拥有的大型航天企业。德国的工业设备公司是由国防部合资的航空航天企业。1998年,俄罗斯政府提出了军工综合体停止私有化的480个企事业单位名单,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属于航天工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俄罗斯航天工业至今仍是国有企业居于主导地位。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在规模较小的发达国家航天工业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明显要高于规模大的发达国家,如以色列、西班牙、挪威、加拿大等国。为了与美国、俄罗斯相抗衡,欧盟不得不在国家一级组织起来,这就是由欧洲14个国家组成的欧洲航天局以及阿利安航天公司。
耐人寻味的是,发展中国家航天工业一般来说都是国有企业居于主导地位的。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印度尼西亚、巴西、南非等国的航天工业体系,不仅由政府控制科研开发,而且由政府拥有、管理的军工企业进行生产。
2.中国航天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
中国航天工业从一开始就是由政府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经过40余年成长,中国的航天工业现在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广泛地为国防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高技术产业。
中国航天工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部为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国有企业占有主导地位。虽然在航天工业的民品部分已有若干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市,但这些企业也是国家处于控股地位。中国航天工业中也有一些合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一般与航天工业的主要产品无关,属于“军转民”后生产一般民品的企业。
三、空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分析
1.国际航空工业的组织结构
由于航空工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所需研究开发经费与航天工业相比较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国际市场管制程度较松,民品较多等等),因而进入门槛较航天工业低,这导致了较多的国家进入航空工业,同时也导致了国际航空工业的组织机构与航天工业略有不同。
国际航空工业的组织领导机构一般分为三种形式:由国家的航空航天局管理;由国防部管理;由政府有关部门如航空部、运输部、工业部等机构管理。尽管管理方式与航天工业有所不同,但是核心的研究开发机构仍然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中,这一点与航天工业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由于航空工业产品开发门槛较低,因此航空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产品开发主导权要比航天工业中的企业大。与航天工业相同,规模较大的发达国家航空工业中,由受到政府支持的私人企业起主要作用。在法国、意大利等国,国有企业或国家持股企业在航空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乌克兰的航空工业仍然由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占有主要地位。在拥有航空工业的规模较小的发达国家中,以色列、西班牙等国国有企业在航空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