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山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问题及对策

2015-05-18 02:07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山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问题及对策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趋势,加快实施&ldquo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趋势,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既是山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又是山西应对这一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山西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文章将主要就山西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作一探讨。
  关键词:山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及对策
  
  1 山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问题
  
  1.1山西企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1.1.1山西企业观念存在误区
  山西企业经营观念有偏差,有的企业认为跨国经营刚刚起步,从事跨国经营的时间短、经验少,只要“走出去”,在海外能够有立足之地,成绩就很不错了。有的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山西的海外企业只能是小本经营,不可能高标准设立境外投资企业,因此,在经营战略和政策上,长期停留在小规模投资的经营阶段,往往是在境外建立小贸易点,达不到规模经营操作。
  1.1.2山西企业实力不足
  与国内经营相比较,山西企业开展海外经营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因此需较强的实力。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山西企业实力比较薄弱,投资项目数量少,企业规模小,中小企业尤其突出。截止2000年年底,山西海外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仅有100万美元左右。实力有限,不能不从许多方面妨碍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另外,几乎所有的山西企业跨国投资均面临资金困难。不少山西企业尤其是山西中小型企业资金实力薄弱,税收债务负担严重,承受风险能力低,再加上外汇短缺,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单一,即使拥有在海外很有发展前途的专有技术也无力进行跨国经营。跨国经营的企业也因资金有限影响其海外投资规模和研究开发工作,不少山西企业经过初期规模较小的试探性投资后就无财力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1.3山西企业缺乏跨国经营人才,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在海外创办企业要求具有大批高级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金融财会人才和法律人才,这些人才要能用外语处理有关业务和纠纷。按照这样的要求,山西海外企业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有些外汇经营管理人员经常抱有临时观念,缺乏跨国经营管理人员应有的素质,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单位将外派员工到海外投资企业工作作为一种待遇,然而,山西省目前不少涉外项目的人员仍然不甚懂得国际贸易、WTO规则等方面的知识,不熟悉当地的社会和法律环境,不适应国际化经营需要。据山西省外经贸系统对外派出人员文化程度的调查,在海外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的人员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33.7%,而中专以下的却占22.6%。以致山西海外企业经营业务难以顺利开展,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而且山西企业通常很难吸引一些高素质人才,与山西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有关。很多高素质人才都希望去经济较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中去发展,例如:北京、上海等。
  1.1.4山西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
  山西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水平不高且不具备明显的核心竞争优势和能力。在确定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一些重要领域,如跨国经营管理体制方面问题很多。有些境外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给国家资产安全和保值造成隐患,这突出表现在:①没有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制度;②没有严格执行财务联检、大额用款报批等制度;③没有建立审计检查制度,包括年审和境外企业负责人离任审计等。
  更严重的是,山西企业对外派出的人员没有一套管理政策,常出现员工在境外以本人名义注册企业、租房、开户、购置财产等情况,导致山西企业财产化公为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2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1.2.1海外投资法规与政策滞后,山西企业“走出去”缺乏法律保障
  中国尚无规范的对外投资法律,不仅导致境外投资缺乏总体规划和明确的投资导向,而且导致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并且,现有的部门规章、政策往往针对国有企业,已不适应当前境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客观实际,透明度也不够,难以为各类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所以,山西企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很难。
  1.2.2审批手续繁琐
  目前,山西政府规定,山西国有企业到国外投资办企业,100万美元以下在省一级审批就可以,而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审批要经过多部门(至少有商务部、国家经贸委、外汇管理局、国家计委、公安部等)、多层次(地方初审后报中央审批),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加上部门间的相互推诿,通常一个项目审批需要4~6个月,长的要花上一二年。在商机稍纵即逝的国际市场,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企业跨国投资的时机。
  1.2.3政策支持措施不完善
  目前,已经出台的配套政策,对境外投资企业在资金、外汇、出口退税等方面有一些鼓励措施,但力度还十分不够。而且有些政策至今迟迟没有落实。另外,现行的扶持政策仅适用于境外带料加工装配,而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开发型投资、技术研发型投资、市场开拓型投资却不在支持范围之内。
  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政策支持力度不大且不尽完善。此外,除了太钢、太重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中型企业外,省内开展对外经营的多是一些中小企业。而山西政府在政策上对山西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弱”视,对大企业的照顾,使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中处在不利的地位。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1.2.4信息服务欠缺,境外投资信息不畅
  目前,山西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是信息不灵,境外信息渠道少,对国外有关法律、政策、投资环境知之不多,相关部门互联网站上能够查询到的有用信息不多,有关的研究、咨询机构较为分散,各种信息资源未能有效整合。目前,韩国、香港、日本、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都已在中国设立了政府的非营利性的专门机构,为其海外投资企业提供业务指南与信息咨询帮助,而山西境外投资服务网络还未建立起来。
  1.2.5金融支持乏力,山西企业对外投资缺乏资金
上一篇:工程结算中需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