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合并准则与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理论突破研(2)

2015-05-28 02:04
导读:3.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母公司应当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

  3.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母公司应当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列示。为此,母公司应当设立备查簿,记录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三、顺应历史潮流,运用修订的实体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3种理论中,合并财务报表准则顺应历史潮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选择了实体理论作为编制基础。作为财务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理论主要有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我国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所采用的理论是修订的母公司理论(或称为当代理论),其最大的优点是简便、容易操作,但也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一是母公司理论本身是所有权理论与主体理论的折中,具有明显的折中主义与实用主义特征,缺乏逻辑一致的理论基础;二是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的性质认定模糊不清,不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在计算财务指标时,也会受到少数股东权益与少数股东损益的干扰而无所适从;三是双重计价问题,归属于母公司的子公司净资产份额按合并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而少数股东拥有的净资产份额按历史成本基础计价,双重标准产生逻辑的不一致;四是合并价差内容繁杂,界定不清,不摊销合并价差可能导致合并净收益的高估。
  新准则以“控制观”为依据选择实体理论作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根据实体理论, 按完全合并法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 合并的是母公司所控制的资源, 而不是母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采取完全合并法, 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制。在具体采用实体法时,新准则做了相应的修订。按照实体法的观点, 母公司所控制的是子公司的全部价值, 因此实体法提出子公司的少数股权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 也应以公平价值反映, 并可以为少数股东确认商誉。但是按照上述原理计算的商誉具有推定性质, 缺乏可核实性。这种推定实质上假设子公司的少数股东也愿意与控股股东支付同样的价格来购买其相应的股权。但实际情况与这一推定过程所隐含的假设严重背离, 按主体观计算出的商誉, 其合理性一直为会计学术界所质疑。所以新准则采取了务实的谨慎性的会计处理方式,把合并商誉仅限于母公司收买价格高于其获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的差额部分,不为少数股权确认商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运用修订的实体理论编制会计报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实体理论以控制观的宽广视野来看待企业集团整体,与控制的经济实质相耦合, 与合并主体存在一致的逻辑概念关系,承认了企业并购过程中母公司通过产权控制而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的客观事实,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所有给企业集团提供资源者服务;二是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的性质认定符合我国会计要素的定义。少数股东权益不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不是一项负债,而是合并股东权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少数股东损益也不是一项费用, 而是合并主体的合并净利润的组成部分;三是不为少数股权确认商誉,避免了少数股权商誉的推定性质,符合实际。对合并商誉采取减值测试而非摊销的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四是全面抵销集团内公司间交易未实现损益,无论是顺销、平销还是逆销,都要抵销到未实现的损益,从而有助于抑制企业利用集团内的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现象。五是符合国际潮流,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中就明确规定了合并会计报表应当采取实体理论来编制合并报表。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增强国内外会计报表的可比性,减轻在国外上市公司的报表编制成本,打造中国真正的跨国公司。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零售业实施体验营销的成功之道(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
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