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民营经济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中的发展前景及对策(2)

2015-05-29 01:16
导读:二、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零部件生产初现集群效应 随着汽车集团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围绕主机厂发展的趋势进一步

  
  二、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零部件生产初现集群效应
  随着汽车集团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围绕主机厂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明显。按地区划分,现已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六大零部件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潜力,具体体现在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和核心产品的竞争力上。借鉴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评议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因素:(1)进入该地区的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际汽车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与中方企业的合作诚意。(2)产业集群中核心产品生产链主要环节的规模和能力,包括汽车整车、核心零部件系统及相关产业的建设规模和能力。(3)该地区汽车整车、零部件产品现实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及该地区对全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辐射能力。(4)该地区对其他形成产业集群的可移动要素的吸引能力。换句话说,是对该地区中介服务机构创造的投资环境优劣状况的评价。(5)该地区大环境的市场化进程,以及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适应程度。依据八项指标的分析,可以认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条件最好的地区。统计数据表明,进入该地区的国际跨国汽车公司,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公司,均数量多、实力强,整车产量、零部件产值、成本控制、新产品推出、吸引外资各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仅有一项指标(汽车保有量)排在京津地区之后,居全国第二位。从实际发展来看,浙江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依靠民营资本滚雪球式的积累而发展起来,已形成了我国最具特色和实力的民营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二)企业间竞争激烈、优胜劣汰
  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诱惑下,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先恐后地来到中国以各种方式进行投资合作。特别是一些跨国汽车巨头在国外的零部件配套商,纷纷紧随合作伙伴的脚步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跨国集团选择在中国建立其亚太地区总部,更严酷的竞争已经来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家门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民营汽车零部件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有些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已经被跨国汽车公司认可,产品出口量逐年增长。但从中汽协会整理的200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结构分散状况依然严重,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平均规模高于国企和民营企业。在“百强企业”中,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 的数量超过一半,达到52家。外企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平均产出效益优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百强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为6.4%,其中外企独资企业为5.2%,中外合资企业为10.65%,民营企业为5.3%,国企为3.7%。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将扩大到8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但是其中本土零部件企业所占比重将很难估计,竞争形势十分严峻。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政策
煤炭企业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上一篇: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