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变革(1)
2016-03-03 01:06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刍议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变革(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 摘要:本文首先 分析 了家族 企业 产生和 发展 的原因,然后
内容 摘要:本文首先 分析 了家族 企业 产生和 发展 的原因,然后阐述了其面临的“瓶颈” 问题 ,最后提出了打破“瓶颈”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家族企业 瓶颈 对策
家族企业主要是指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及两者的控制权为同一或多个家族所有的企业。改革开放后,我国家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许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又迅速消亡,如:爱多、巨人、三株等企业已经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了企业界和 理论 界非常关心的问题。
我国家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的良好 经济 环境,以及我国的传统文化因素为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传统文化因素
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 中国 》中曾深刻剖析了华人文化。费孝通把这种文化特点归结为“差序格局”,其特点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 网络 构成的 社会 。这个网络像一个蜘蛛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以己为中心,和别人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种“差序格局”的关系反映在企业中就是:企业主是这个企业的核心,环绕这个核心的是和企业主有血缘关系的管理层,再向外推进,则是更低级的管理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这样一个组织结构的运转靠的不是一般的业务关系,而是特殊的人际关系,亦即依据家族的系谱建构的亲属关系。这些因素反映在家族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就形成了家族企业独特的竞争力—家族精神,这种精神构成了家族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法律 法规因素
国内的 政治 、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利于家族制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法律法规不断做出有利于家族企业发展的调整和修订。例如,199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用国家大法的形式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予以规定和确认;2001年1月1日,上市公司核准制的施行,开始逐步消除家族企业上市与国有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的不平等待遇;在2002年3月的“两会”期间,与会代表提议修改宪法,把保护私人财产以法律形式写入到宪法中,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为家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国内市场因素
近年来,我国连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出台了一些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使得国内消费水平稳定增长,消费规模逐渐扩大。2000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2004年达5395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后劲(资料来源:江苏省发改委网站)。巨大的国内市场为我国家族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会,家族企业的经营战略也证实了国内市场对其发展的积极作用。有人通过实证调查发现我国家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很低,42.9%的家族企业没有与外资合作的计划,约30%的企业打算今后3年至5年内与外资合作,只有少数企业已经开始与外资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可以看出,国内巨大市场对家族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职业经理人制度因素
目前 ,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的重要因素。将企业委托给职业经理人管理,就会带来一定的代理成本,职业经理人越少、素质越低,代理成本就会越高,所有者的感知风险就会越高,从而导致血缘因素在人才聘用过程中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家族式经营的优势就越明显。
综上所述,家族式经营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族式经营方式就遇到了许多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家族企业面临“瓶颈”问题
国外资料显示,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够生存至第二代,而只有10%能够生存至第三代,其平均寿命为24年。我国家族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许多人认为外部因素或者资金问题是家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但是,储小平教授通过实证 研究 发现,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瓶颈”不是资金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储小平,2002)。从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管理模式来看,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