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1)

2016-03-14 01:00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摘要]安徽要立足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安徽工
[摘要]安徽要立足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安徽工业化进程,分析判断安徽工业化程度及所处阶段,对加快安徽工业化进程,促进安徽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研究认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在产业结构演进中大力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协调并进。  [关键词]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 发展战略
  
  一、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评价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时的国际环境,我国在较长时间内选择了一条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当前情况下正确认识安徽省的工业化进程对安徽如何营造大工业格局,实践工业立省使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从就业结构分析安徽所处的工业化大致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从就业结构看,安徽工业化大致处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第二阶段。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观点,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安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从1978年的81. 7: 10.3: 8转变为2005年的48.6. : 21.3 : 30.1,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33.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1和22.1个百分点。从城乡结构看,安徽人口聚集呈现工业化早期特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 从产业结构分析,安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
  从产业结构看,安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我国和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变动状况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2002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4. 5:51.8:33.7,第一产业比重已降至20%以下,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自1978年以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的大跨越,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安徽省生产总值(GDP)53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9.6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2234.2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亿元,增长9.9%。从2001年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看。从每一产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看,第二产业占43%,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一、三产业比重占57%。从劳动生产率来看,第一产业最低,第二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第一产业的6.3倍。在三次产业当中,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仅为0.396。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制度创新理论对西部民企发展的意义
孙子兵法在企业竞争中的运用
    上一篇:如何构建企业战略预算管理考评体系(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