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及管理策略思(2)
2016-03-22 01:28
导读:2.3整体层次的隐性知识 整体层次的隐性知识不能脱离馆员个体或部门的隐性知识而独立存在,它是以馆员个体和部门的隐性知识为基础,但又不是它们的
2.3整体层次的隐性知识
整体层次的隐性知识不能脱离馆员个体或部门的隐性知识而独立存在,它是以馆员个体和部门的隐性知识为基础,但又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它必须具有个体或部门所无法具有的知识特质。高校图书馆整体隐性知识是指图书馆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实践中摸索、积累起来的共同的经验和知识,包括办馆思想、办事原则、价值体系、图书馆的形象、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机制和图书馆惯例,还包括图书馆对内外环境及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协渊能力,图书馆对外服务的整体水平、信誉及服务态度,同书馆内部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以及体现在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思想和行动中的共同工作理念、道德信仰和精神风貌等。这些都是难以清晰说明,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知识。
2.4图书馆或馆员从外部获得的隐性知识
任何组织都需要新鲜液的补充为此,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借用,引进人才,聘请图书馆、科研单位的专家举办、井座,交流经验,定期安排馆员外访、参观学习、参加专业性会议等形式,获得来自图书馆外部的隐性知识。此外,网书馆外部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等认识类隐性知识对图书馆自身的隐性知识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从外部获得的隐性知识最终由图书馆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或图书馆整体所掌握,从而成为图书馆的知识。
3 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图书馆隐性知识存一定条件下具有向湿性知识流动和转化的趋势。它的流动和转化是高校同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这种流动包括同书馆员之问,馆员与部门之间,图书馆各部门之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单向和相互流动。在流动的基础上,经过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效整合,才能实现各种转化,最终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以便于对这些知识进行共享和应用,并引发和促进知识的创新。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1馆员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图书馆员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础和起点。馆员之间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交流难以性化的经验、技能、诀窍等隐性知识。如某个馆员通过观察、体会、反复实践,逐渐领悟和掌握了另一资深馆员的隐性知识。转化成自己的隐性知识。馆员也可以把能够性化的隐性知识经过挖掘、整理和总结,使之成为显性知识,通过传播途径进行交流和转化、如编目人员通过整理总结自己对图书分类的经验和诀窍,传播给另一个馆员,然后逐级传授,变成显性知识。
3.2馆员和部门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馆员与图书馆部门之间的隐性知识是双向流动和转化:第一,馆员的隐性知识向相关部门知识的流动和转化,馆员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交流.把难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转化为部门的隐性知识。如高校图书馆某个部门的业务骨干通过演示、指导,让部门的全体人员来逐渐领悟、感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诀窍,使之成为整个部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