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动态(2)
2016-03-24 01:08
导读: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和外资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系统应用技术、自动化和管理经验三方面。 “汽车物流”引领大潮 近期,国际最著名的汽车集团纷纷抢滩国
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和外资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系统应用技术、自动化和管理经验三方面。
“汽车物流”引领大潮
近期,国际最著名的汽车集团纷纷抢滩国内市场,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价格和速度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降低物流成本以提高物流效率已成众企业的发展之本。
如果说以前是家电物流配送占据了物流系统领域的高端的话,现在则是汽车物流成为“领头羊”。电子看板、准时制、零库存既是生产方式也是物流方式,并且正在被国内其他非汽车企业效仿。
汽车产业涉及销售门店的网上定货、跨国的零部件采购、广域的装配仓储运输和进出口、维修、环保回收、召回等众多而复杂的环节。由于对零部件和整车物流管理的要求极其苛刻,对于物流企业而言,能否通过信息系统就取决于“准确及时地接收采购定单和看板指令并反馈送料等物流运转状态信息”。
具体而言,汽车企业或者相关物流企业在选择系统合作伙伴时,十分重视对方在汽车行业的专业背景和成功案例,所以往往只有那些具备全面实力的著名系统供应商才能成为候选;从实际情况来看,外资汽车企业都有较为完善的物流模式和系统支持,国内企业则主要是生产现场管理为主,基本上没有成熟的系统;当前,汽车企业对系统的选择主要集中在零部件物流管理系统、分销结算系统、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系统。生产控制系统、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统、广域采购配送系统和维修服务管理系统则会成为今后的重点。
另一方面,由于汽车企业牵涉到的上下游厂商很多,所以这类企业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管理及系统。
“自动识别”催生商机
目前,以条形码特别是二维条码为主的识别系统在物流和制造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物流识别技术手段也有发生重大突破的迹象。具体表现在新一代的电子标签系统(RFID)和自动分拣系统两大方面。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在电子标签系统领域,非接触式可读写的RFID很可能取代纸张印刷的条码而率先在物流领域掀起一场革命。尽管在读写距离制作成本等方面还存在障碍,不过从读写特性、信息容量和反复使用方面比较,R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