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效率的四重内涵及其关系分析(3)

2016-06-30 01:03
导读:根据如上分析,有如下启示: 1、企业效率首先是一种制度效率。 考察发现,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效率归结为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没有将真正意义上的

根据如上分析,有如下启示:

1、企业效率首先是一种制度效率。
考察发现,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效率归结为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没有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及其效率纳入研究的视野。从新制度经济学开始,企业生产获得了“制度结构”从而真正发现了企业本身。新制度经济学将企业效率归结为企业制度的交易成本的节约功能;对企业能力理论的反思发现企业制度还具有激励功能;新经济社会学对经济学的批判使我们了解现实的企业效率其实都是面临制度环境变量约束下的适应性效率。最终我们发现,企业效率是资源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的综合,企业制度效率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起着重大的能动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企业效率首先是一种制度效率。

2、企业制度效率具有双重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但其局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以及企业——市场两分法的视角,因而仅仅发现了企业制度作为交易关系规制结构的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企业能力理论及其反思发现企业制度还具有培育和塑造企业核心能力亦即核心竞争力的激励功能。这是对企业制度功能的一种拓展。这揭示出,企业对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寻求必须首先从优化企业制度安排方面考虑。

3、企业制度效率是一种“适应性效率”,企业制度具有“非普适性”。
新经济社会学的考察表明,现实企业都只能获得适应性效率,其根源在于企业制度对于制度环境的嵌入以及社会建构性质。这预示着,不存在某种带有普适性的企业制度安排,任何国家为了提升企业效率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其自身制度环境必然对企业制度的。
⑴参见:威廉姆森,《治理机制》[M]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⑵⑷⒀参见:安同良等,《后的兴起》,载《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年第三期。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⑶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二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⑸参见: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⑹参见:孙早,《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经济效率与制度适应的统一》,载《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六期。
⑺制度环境和企业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但一般来说制度环境具有相对静止性。
⑻⑼⑽⑾⑿参见: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⒁事实上经济史学家诺斯早已在其《西方世界的兴起》中揭示了制度的激励功能,却没有在微观上具体阐发。
上一篇:国企改制成功:体制改后必改机制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