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公平与效率问题(1)
2017-01-10 01:16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谈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公平与效率问题(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内容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效率、结构问题,
内容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效率、结构问题,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效率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结构是和谐社会的保证。政府信息化作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关键性环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国政府信息化存在认识层面、体制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政府信息化的进程,而且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予以重视。 关键词:公平 效率 结构 政府信息化 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关键性时期,从广度上看,我们已经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到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由单纯追求经济方面的GDP转向谋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深度上看,改革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切身经济利益。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的时候,就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国已进入了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和社会矛盾,是关系到全局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信息化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公平、效率、结构问题。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无公平就无所谓和谐;效率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没有发展就失去了和谐社会存在的意义;结构是和谐社会的保证,公平的实现和效率的获取都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秩序,而结构正是秩序的基石。由于我国政治、社会领域等各种条件的约束,社会有序运行所需的法律、体制、机制、秩序、规范、组织、管理等还存在许多问题,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社会流动性差、利益分配失当等因素制约着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
推进政府信息化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传递速度及方式的改变,为拓宽人们的视野、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公平原则的实现有了可靠的社会基础 ;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提高经济、社会、文化的运行效率创造了条件;网络的特征在于程序和规范,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规范的过程,其结果是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建立。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以社会主义的平等、民主、法治原则来规范政府行为,而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正是规范政府行为最有效的手段。
政府信息化的积极作用
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政府运作的方式,以电子政务为标志的政府信息化就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从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化的进程来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